地名:大墓里村 | 隶属:松山街道 |
区划代码:350921003207 | 代码前6位:35092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人口数量:约1152人 |
地名由来:
因村前有座大古墓,故名。
基本介绍:
大墓里位于松山街道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临宽阔的东吾洋,海拔高度215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建制村。全村辖大墓里、代校、井上罗、桃园岭、金稠笼、油横坵、溪坪垱等7个自然村和造福工程点金沙新村,全村总人口1152人,276户,其中畲族占总人口的75%。耕地面积1052亩,茶园300多亩,山地亩积5870亩,全村共有党员30名,本届村两委班子5人,村民小组长11人,村民代表27人。村民主要从事蜜柚、茶叶、甘薯种植和加工为主,人均纯收入16100元。
大墓里村近年主要围绕“保护民族特色,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思路,谋划发展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畲歌、畲语、民居和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名单公布,大墓里村上榜。
2021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大墓里村为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大墓里生产大队。
1984年8月,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立乡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更名为大墓里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
1984年,撤销大墓里生产大队,设立大墓里村民委员会,简称大墓里村委会。
周边相关:
大墓里村附近有赤岸村、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杨家溪景区、空海大师纪念堂、霞蒲滩涂、北岐滩涂等旅游景点,有霞浦晚熟荔枝、霞浦沙江牡蛎、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带、霞浦紫菜、霞浦榨菜等特产,有畲族小说歌、婚俗(畲族婚俗)、畲族花斗笠、畲族古民居、闽东畲族婚俗、霞浦布袋戏等民俗文化。
区划: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街道·大墓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