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正社区 | 隶属:莞城街道 |
区划代码:441900006001 | 代码前6位:441900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社区 | 车牌代码:粤S |
联系电话:0769-22100212 | 邮政编码:523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办公地址:东莞市莞城街道新芬路二巷1号 |
基本介绍:
莞城东正社区地处东莞市莞城区东北面,东至鸦叫尾,南至市人民公园,西靠西正路,北临运河。社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万人。东正社区党工委下设三个支部,辖下东正、宣化、安靖、新河、鸿裕、翠景、叫尾七个居民小组。辖区内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院、中小学校、市级医院、幼儿园、图书馆、少年宫、人民公园、东门广场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设有调解会、治保会、妇代会、计生协会和居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并与东莞市理工学院、东莞中学、经贸中心、市粤剧发展中心等15家单位结成社区共驻共建单位,并建有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广场群艺文体活动队等组织,是一个具有历史文
东正社区联系电话:0769-22100212
文化旅游:
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机关旧址位于东莞市东莞中学北区。1923年夏秋间,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阮啸仙派莫萃华回东莞组建青年团组织。10月,莫萃华在洪屋涡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直
东莞市人民公园位于莞城区中心,始建于1913年,开辟初期只有盂山、砵山,因有石如盂故称盂山公园。如今人民公园总面积23公顷,园内游乐设施完备,亭台楼阁相映,树木青翠高大,各类观赏树种达一百多
邓尔雅故居位于东莞市莞城区东正社区寺前街,坐北向南,始建年代不详。现保存二栋形制、大小一样的房屋,都为四开间,面宽14米,进深16米,麻石勒脚、门框,趟拢门,青砖墙体,硬山顶,人字山墙,船形
明伦堂财产信条碑亭建于1937年,坐西北向东南,面宽6米,进深6米,高6米。碑亭为砖石结构,水泥平顶,由八条罗马柱承重,两侧各有一条麻石凳,陶制花纹图案地砖。亭前有麻石石狮一对。亭内正面墙体
讴歌亭位于人民公园内盂山西角,建于1921年,坐东南向西北,面宽7.7米,进深6.5米,高7.8米。为砖瓦结构的四角方亭,卷棚顶,绿琉璃瓦当、滴水。亭内正面墙体镶嵌有尺寸、材料一样的“讴歌亭
信息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
历史沿革:
明代以前,莞城实行邑制,城内曰坊,附城曰厢,坊三厢一。
属阜民坊。
清代莞城辖区范围扩大,属城内街道。
1949年后,西部属城内,东部属城外;1950年属莞城镇;1958年公社化,称为东风生产区;1967年改称东风革命委员会;1971年,东风、卫民、朝阳三个革委会合并为东风革委会;1980年改称东正管理区;1987年属城内街道办事处;1988年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属城区;1999年改称东正街道工作办公室
周边相关:
东正社区附近有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机关旧址、东莞人民公园、邓尔雅故居、明伦堂财产信条碑亭、讴歌亭、莞城黄氏宗祠等旅游景点,有莞香、麻涌香蕉、东莞荔枝、莞草、东莞千角灯、石龙麦芽糖等特产,有东莞木鱼歌、东莞咸水歌、庙会(茶园游会)、东莞龙舟制作技艺、东莞赛龙舟、东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区划: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东正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