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鳌峙塘社区 | 隶属:东城街道 |
区划代码:441900003008 | 代码前6位:441900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社区 | 车牌代码:粤S |
联系电话:0769-22258335 | 邮政编码:523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辖区面积:约2.1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56人 |
人口密度:约493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东城街道鳌峙塘基西路1号 |
基本介绍:
社区只有一条自然村,面积约2.14平方公里,户数265户,户籍人口1056人,外来人口约4000人。 2017年全社区累计修建混凝土道路总长约7公里,宽6至21米、柏油路1.2公里,宽18米;公园4个,占地合共8660平方米;工业区内设有农贸市场一个,面积800平方米;商场一个、篮球场2个、休闲广场2个共约4000平方米;社区建有文体中心一座,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内设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健身房等8个功能室。 工业区现有企业60多家,其中个体企业30家,民营企业9家,外资企业16家,投资5年以上的企业占60%。 鳌峙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先后出现徐兆魁、徐景唐、卢仲夫等功勋显
荣誉排行:
2019年9月,鳌峙塘社区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鳌峙塘社区联系电话:0769-22258335
文化旅游:
徐氏宗祠在东莞市东城街道鳌峙塘村,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该祠长42米,宽22米,青砖构筑,整个建筑物保存完好。现仍有徐氏宗祠木匾一块,是巡按广东监察御史李时华题。其第一进屋脊则以石
东莞海潮庵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鳌峙塘四村内,面临东江南支流,与石碣镇隔江相望,一条堤岸公路如飘带般横亘在它的前面,连接一千米外的石碣大桥。南距深圳78公里,北至广州62公里。广深铁路的石龙
修鳌峙塘围堤记碑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鳌峙塘社区东路口,年代为194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9月,被公布为第十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亭外缘各向外延伸2米。面
历史沿革:
唐末宋初立村;1949年,属第五区榴花乡;1952年,属第四区峡口乡;1953年,属第二区峡口乡;1957年,属石龙大乡;1958年,属附城公社峡口队;1977年,从峡口大队分出,成立鰲峙塘大队;1984年,改称鰲峙塘乡;1987年,改称鰲峙塘管理区;1998年,改称鰲峙塘村委会;2005年,村改居,命名为鰲峙塘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鳌峙塘社区附近有徐氏宗祠、东莞海潮庵、修鳌峙塘围堤记碑、海战博物馆、东莞可园、华阳湖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有莞香、麻涌香蕉、东莞荔枝、莞草、东莞千角灯、石龙麦芽糖等特产,有东莞木鱼歌、东莞咸水歌、庙会(茶园游会)、东莞龙舟制作技艺、东莞赛龙舟、东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卢仲夫(1919——1940),又名卢步云,东莞东城峡口鳌峙塘人。原姓徐,因家贫,小时卖到东坑石狗前村给人当儿子。1930年考入东莞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在粤军陈济棠部队当文书。1933年初离开国民党军
区划: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鳌峙塘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