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宝丰县 > 周庄镇

    宝丰县周庄镇

    [移动版]
    地名:周庄镇隶属宝丰县
    区划代码:410421101代码前6位:410421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D
    长途区号:0375 邮政编码:467000
    辖区面积:约5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36万人
    人口密度:约77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2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丁楼社区~002镇乡结合区
    丁楼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铁梨寨园社区~003镇乡结合区
    铁梨寨园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周庄村~201镇中心区
    周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马其营村~202村庄
    马其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孙庄村~203村庄
    孙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牛庄村~205村庄
    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王子孟村~206镇乡结合区
    王子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余西村~207村庄
    余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林营村~208村庄
    林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王庄村~209村庄
    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西黄村~211村庄
    西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南王村~212村庄
    南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杨岗村~213村庄
    杨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陆庄村~215村庄
    陆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东黄村~217村庄
    东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东崔庄村~218村庄
    东崔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上河村~219村庄
    上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余东村~220村庄
    余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刘湾村~222镇乡结合区
    刘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中和寨村~223村庄
    中和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耿庄村~224村庄
    耿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移民新村~225村庄
    移民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周庄而得名。周姓始居,故名周庄。

    基本介绍:

    周庄镇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东部,紧邻县城,镇政府距县城仅4公里。南部与平顶山市新华区毗连,距市委、市政府新址仅数里之遥,区域位置优越。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4.6万亩,人口3.4万,辖24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1995年撤乡建镇。先后荣获省“百强文化站”、省“先进文化乡镇”、省“科普先进镇”、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村镇”、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市“计划生育一类镇”、市“信访稳定先进乡镇”、市“治安模范乡镇”、市“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十佳单位”、全县“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境内为丘陵平原相间地形,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河流有净肠河、玉带河、万泉河、燕子河等,

    +查看详细周庄镇概况>>

    文化旅游:

    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及碑刻

    观音大士塔,又名玉峰塔,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东十五公里周庄镇大张庄村南香山寺,该寺最后毁于“文革”。大士塔始建于东汉,初为土塔,现塔重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为八角形九级楼阁式砖塔,高三

    历史沿革:

    清属宝一里、宝四里、宝五里、宝九里、宝十里及临汝县。

    1940年属余官营乡、石桥乡、闹店乡、滍阳乡、中山镇。

    1959年成立丁楼公社。

    1965年称周庄公社。

    1983年改称周庄乡,属宝丰县。

    1995年撤乡置周庄镇。


    还有4个地名与周庄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周庄镇面积相当:

    周庄镇相关名人

    到周庄镇必去著名景点

    周庄镇特产与美食
    周庄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