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冯庄镇 | 隶属:获嘉县 |
区划代码:410724105 | 代码前6位:4107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G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辖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04万人 |
人口密度:约55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冯庄村 | ~201 | 镇中心区 | 冯庄村为冯庄镇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平方千米。居民1615户6500人,有冯、尚、李等姓,皆汉族。明洪武十四年冯氏自洪洞县上石磨村迁此,后因宗族矛盾,他…[详细] |
新安屯村 | ~202 | 村庄 | 明代居民自新乡王屯迁此定居,取村名新安屯。…[详细] |
尹寨村 | ~203 | 村庄 | 尹寨村在镇东北,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3千米。面积0.2平方千米。居民584户2100人,有宋、张、赵等姓,汉族。明初尹姓迁此筑寨而得名。邻岳寨、京广铁…[详细] |
岳寨村 | ~204 | 村庄 | 岳寨村在镇东北,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7千米。面积 0.5平方千米。居民941户3380人,汉族。明永乐岳氏从洪洞县迁此李庄,潘、袁两姓迁朱庄。后岳潘袁…[详细] |
野场村 | ~205 | 村庄 | 野场村在镇东北,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9千米。面积0.3平方千米。居民581户2080人,有宋、李、吴等姓,汉族。明朝山西洪洞县民迁居忠义村打谷场,因距…[详细] |
崔槐树村 | ~206 | 村庄 | 崔槐树村在镇东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3千米。面积14.7万平方米。居民436户1570人,有崔、王、司等姓,汉族。明代张崔两姓自洪洞县迁此名大槐树…[详细] |
张槐树村 | ~207 | 村庄 | 张槐树村在镇东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千米,面积0.1平方千米。居民290户919人,有王、张、冯等姓,汉族。明代张崔两姓自洪洞县槐树村迁此,分居南、北…[详细] |
忠义村 | ~208 | 村庄 | 忠义村在镇西南,距镇人民政府驻地4千米。面积0.5平方千米。居民3500人,有宋、铺、王等姓,汉族。《宋氏族谱》载:明朝始祖由山西壶关迁此,名忠义,因…[详细] |
古墙村 | ~209 | 村庄 | 古墙村在镇东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4.3千米,面积 0.1平方千米。居民250户1000人,有汪、宋等姓,汉族。清初,本县孟庄人迁此西北角古墙处,名古…[详细] |
前小召村 | ~210 | 村庄 | 前小召村在镇东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5千米。面积0.1平方千米。居民166户634人,有崔、田、徐等姓,汉族。村初因地势低洼,常年积水名小沼,因北有后…[详细] |
固县村 | ~211 | 村庄 | 固县村在镇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千米。面积0.04平方千米。居民587户2210人,皆汉族。明成化重修村关帝庙,,铁香炉铸“古悬镇”。又因高出地面的…[详细] |
张庄村 | ~212 | 村庄 | 张庄村在镇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5千米,面 积0.1平方千米。居民199户800人,有岳、冯等姓,汉族。张氏由张堤迁此,名张庄。邻东望古墙、梁堤…[详细] |
张堤村 | ~213 | 村庄 | 张堤村在镇西北,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8千米。面积 0.5平方千米。居民780户3190人,有张姓等,汉族。明洪武张氏由山西泽州晋庙铺迁此曹兰庄,清乾隆…[详细] |
职王村 | ~214 | 村庄 | 职王村在镇西,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6千米。面积0.1平方千米。居民1173户4600人,有王、职、郭等姓,汉族。明初王氏迁此,名王村。后职氏迁此更名职…[详细] |
屯街村 | ~215 | 村庄 | 屯街村在镇西南,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千米。面积0.5平方千米。居民668户2610人,有高、张、王、李、赵等姓,汉族。明初名赵本者迁此,称赵本屯,后盼生…[详细] |
职庄村 | ~216 | 村庄 | 职庄村在镇西南,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6千米。面积 0.4平方千米。居民766户2990人,有职、马、杨等姓,汉族。清道光职氏从职王村迁此,名职庄。临东…[详细] |
王井村 | ~217 | 村庄 | 王井村在镇南,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6千米。面积0.2平方千米。居民495户2020人,有赵、张、崔、宋等姓,汉族。明代寺后村王姓居此开荒,凿井1眼,成…[详细] |
寺后村 | ~218 | 村庄 | 寺后村在镇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2千米,面积0.03平方千米。居民149户782人,有王、张、程等姓,汉族。明代民迁寺北,故名寺后。临西干渠、杨…[详细] |
杨刘庄村 | ~219 | 村庄 | 杨刘庄村在镇西,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千米。面积 0.3平方千米。居民416户1608人,有杨、职、郭等姓,汉族。民国杨庄和刘庄并为杨刘庄。邻冯庄镇、京广…[详细] |
段庄村 | ~220 | 村庄 | 段庄村在镇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5千米,面积0.2平方千米。居民237户886人,有杨、李、张等姓,汉族。原名小庄,后因税官嫌小庄太多,即以己段姓名…[详细] |
赵圪垱村 | ~221 | 村庄 | 赵圪垱村在镇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6千米。面积0.1平方千米。居民108户391人。有赵、冯等姓,汉族。民国初冯庄赵氏方便耕种由冯庄居此高地,名…[详细] |
梁堤村 | ~222 | 村庄 | 梁堤村在镇东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8千米,面积 0.,1平方千米。居民118户645人,有张、岳、冯等姓汉族。明朝梁氏自从洪洞县迁居张堤,后迁此固…[详细] |
孟营村 | ~223 | 村庄 | 孟营村在镇东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6千米,面积 0.1平方千米。居民211户799人,有孟、冯、乔等姓,汉族。明初孟氏自洪洞县迁此名孟家庄。后因此…[详细] |
地名由来:
明初,因冯姓居多得名冯庄。
基本介绍:
冯庄镇位于获嘉县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西邻武陟,南接原阳,毗邻107国道。京广铁路、汲詹公路和引黄人民胜利渠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全镇23个行政村,258个村民小组,40763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0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
冯庄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河渠纵横,机井密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镇农业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兼种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全镇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所产优质无公害大米畅销全国各地,深受欢迎。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人民群众利用丰富的稻草资源发展稻草加工业,生产草苫、草包、草绳、草帘等十几个品种,成为全镇庭院
文化旅游:
冯氏祠(清·冯庄镇冯庄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北部至正殿东耳房东山墙,南部为山门东山墙向东28.9米(界线走向:北起正殿东耳房东北角,向南至山门东北角照齐处往东拐,至距山门
岳氏祠堂(清·冯庄镇岳寨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以文物本体墙体外侧向外各扩5米。
屯街赵氏祠堂(清·冯庄镇屯街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
黄河故堤遗址(明·冯庄镇张堤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遗址现存面积为基础,东侧、南侧、北侧向外各扩30米。
洪福寺遗址 (明·冯庄镇岳寨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遗址土岗现存面积为基础,四周向外各扩10米。
历史沿革:
1935年分属获嘉县三区、四区。
1942年分属二区、三区。
1947年分属中兴乡和亢村镇。
1950年分属一、二、五区。
1956年撤销区,成立冯庄乡。
1958年改为冯庄公社。
1983年设冯庄乡。
1995年撤销冯庄乡,改置冯庄镇。
区划: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