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吴楼村 | 隶属:马楼镇 |
区划代码:410927104203 | 代码前6位:410927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豫J |
长途区号:0393 | 邮政编码:457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辖区面积:约1.05平方公里 |
地名由来:
明洪武十二年(1379)吴泰伯之八十三世孙三兄弟由山西洪洞迁到山东寿张城西赵升白。明洪武十三年(1380)吴二珠由赵升白迁至今址。后建楼,村名为吴家楼,后改为吴楼。
基本介绍:
吴楼位于马楼镇政府驻地西1公里处,属吴楼村民委员会下辖居民点。东至马楼,西与后方乡仁和接壤,南临临黄堤,北与后方乡纸王村土地交界。聚落呈片状。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有东西主街4条,南北主街2条。
吴楼村自吴姓始迁至今,先后有吴姓、王姓,李姓,张姓共4姓在此定居。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现有252户,842人,党员28名,预备党员2名,其中低保40户75人,有残疾证48人,劳动力(16-70岁)人数589,外出务工人数121,全部为汉族,少数民族0人,妇女人口数428人,参加合作医疗人数751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43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2人。
教育文化方面:由于吴楼村级小人口少,一直
历史沿革:
原属山东省寿张县七区。
1949年属平原省寿张县三区。
1952年属山东省寿张县三区。
1958年属寿张县马楼公社马楼大队第一生产队。
1963年属马楼区马楼大队。
1964年随马楼区划归范县,隶属河南省。
1968年属河南省范县马楼公社马楼大队。
1974年分设吴楼大队,属范县台前办事处马楼公社吴楼大队。
1978年属台前县马楼公社吴楼大队。
1984年属马楼乡。
2014年属马楼镇。
周边相关:
吴楼村附近有敕修河道功完之碑、张公艺墓、八里庙治黄碑刻、台前金水国家湿地公园、晋王城遗址、将军渡(晋冀鲁豫野战军渡黄河纪念地)等旅游景点,有吴坝大蒜、台前小尾寒羊、台前大蒜、台前小麦、台前小尾寒羊、粘面墩等特产,有大平调、濮阳东北庄杂技、南乐目连戏、清丰麦秸画、河南曲剧等民俗文化。
区划: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马楼镇·吴楼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