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周口市 > 西华县 > 逍遥镇

    西华县逍遥镇

    [移动版]
    地名:逍遥镇隶属西华县
    区划代码:411622102代码前6位:4116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P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辖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02万人
    人口密度:约57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东门村~200镇乡结合区
    明代建村,当时逍遥镇为逍遥寨,共有五个寨门,包括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小东门。因地处东寨门旁边,故名东门。…[详细]
    南门村~201镇乡结合区
    以人工建筑物“门”命名。汉建安年间,从鄢陵县陶城迁来人家到此定居。因逍遥镇当时共有五个寨门,包括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小东门。因地处南寨门周边,故名…[详细]
    西门村~202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赵、杨、程三族在此定居,当时逍遥镇共有五个寨门,包括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小东门。此地邻近西寨门,得名西…[详细]
    北门村~203镇中心区
    汉建安年间,由鄢陵县陶城迁来部分人家在此地定居,后逐渐发展成村。因当时逍遥镇为逍遥寨,共有五个寨门,包括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小东门。因地处北寨门周…[详细]
    周庄村~204镇乡结合区
    明代,一部分移民在此地建村,因村民大多姓周,故名周庄。…[详细]
    常村村~205镇乡结合区
    明初建村,因当时顺官道而建,绵延2.5千米,得名长村。建国后,因辖区分布范围变化,已名不符实,故改村名为常村。…[详细]
    白十村~206镇乡结合区
    明代,几户白姓人家在此地官道的十字路口附近定居,发展成村,故名白十。…[详细]
    小杜庄村~207村庄
    明永乐二年(1404),杜氏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杜家庄。后发展为一大一小两个村庄,大的叫大杜庄,小的叫小杜庄,故名。…[详细]
    柴城村~208村庄
    宋初,柴王爷(后周世宗柴荣)从京城来此巡游,见当时规模很大,像一座城镇,赐名柴城,故名。…[详细]
    白湾村~209村庄
    明代,白姓一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沙河湾处定居,发展成村,故名白湾。…[详细]
    张湾村~210村庄
    明代,张姓一族在此建村,因村庄位于沙河一个转弯处,故名张湾。…[详细]
    大杜庄村~211村庄
    以村庄规模及村民姓氏命名。明永乐二年(1404),杜氏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杜家庄。后发展为大小两庄,大的叫大杜庄,小的叫小杜庄,故名。…[详细]
    严庄村~212镇乡结合区
    明代,严姓一族在此地定居,发展成村,故名严庄。…[详细]
    焦东村~213村庄
    明代,居民多为焦姓,有一人官拜朝中大学士,此人在村中建阁楼一座,故名焦阁。后演变为焦岗。1964年,发展成两个村,居东,故名焦东。…[详细]
    东蔡村~214村庄
    明中期,蔡姓在逍遥之东定居建村,与逍遥西南蔡庄隔镇相对,故得名东蔡。…[详细]
    西阜陵村~215村庄
    明初建村,因村北有一古代陵墓,得村名阜陵。后发展成为两个村,此村居西,故名西阜陵。…[详细]
    东阜陵村~216村庄
    明初建村,村庄北面有一土陵,以土陵取名为阜陵,后发展为两个村,此村居东,故名东阜陵。…[详细]
    固东村~217村庄
    清咸丰年间建村,原村名叫固庠。后来村民在村老桥下打捞起一个旧箱子,里面发展现许多文物,又改名固厢。1962年分为东西两个村,居东,得名固东。…[详细]
    固西村~218村庄
    清咸丰年间建村,原村名叫固庠。后来先祖在村老桥下打捞起一个旧箱子,里面发展现许多文物,又改名固厢。1962年发展为东西两个村,居西,得名固西。…[详细]
    南仓村~219村庄
    三国时代,曹操在此建了四个大粮仓,后有部分村民迁至位置靠南的粮仓附近定居,发展成村,故名南仓。…[详细]
    吴庄村~220镇乡结合区
    明末,从山西迁来部分移民在此地定居,发展成村,村中吴姓人口最多,故名吴庄。…[详细]
    刘寨村~221镇乡结合区
    明初,刘姓一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定居,发展成村,为防匪患,在村四周修筑寨墙,故名刘寨。…[详细]
    武乡村~222镇乡结合区
    清嘉庆元年(1796),武姓一族逃荒至此地,临河道建村居住,取村名武乡,意为又一个故乡,故名。…[详细]
    武寨村~223村庄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武姓一族在此建村。为防匪患,村民自发修建起寨墙,得名武寨。…[详细]
    焦西村~224村庄
    明代,因有一人官拜朝中大学士,此人家中建有一座阁楼,得村名焦阁。后演变为焦岗。1964年,发展为两个村,居西,故名焦西。…[详细]
    西贾村~225村庄
    明代,贾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因地处逍遥镇辖区最西面,故名西贾。…[详细]
    沙沟村~226村庄
    明初建村,村北有一条小河流过,河中沙子较多,村民争先取沙建房,得村名沙沟。…[详细]
    夹河滩村~227村庄
    明崇祯十五年(1642)建村,刘姓一族定居此处。因北靠清水河,南邻颍河,二河夹村而过,故名夹河滩。…[详细]
    李寨村~228村庄
    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此地建村,后为防止匪患,在村庄四周筑起寨墙,故名李寨。…[详细]

    地名由来:

    东汉时期初名小陶、又名合流口。唐代为合流镇。宋代又称小窑,为清水县治所。明清时期此地成为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埠,与漯河、周口、界首并称沙河"四大码头",曾在此做官的知县王镇寰有感于舟楫云集,商业繁荣的景象,曾留下“百业俱兴数小窑,官顺民安世称道,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的诗句,因小窑与逍遥谐音,故名。

    基本介绍:

    逍遥镇位于西华县境西南部,地处五县三市交界,沙颍河傍镇而过,总面积53平方公里, 53745 亩耕地,辖29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 总人口 5.1万,主系汉族,其中回族3500人,是西华县主要的回民聚居地。

    逍遥镇为中州名镇,历史悠久, 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名“小陶”,因沙河、颍河傍镇而过, 又名“合流镇”,宋末曾设清水县于此。明清之际, 此地成为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阜,与漯河、周口、 界首并称为沙河四大码头。清代, 在此做官的王姓知县有感于当地舟楫云集、商业繁荣的景象,曾写诗盛赞, 其中有“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之句, 故以此改名“逍遥”,相沿至今。1992 年被省建设

    +查看详细逍遥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选择逍遥镇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2014年7月,逍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5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逍遥镇为第四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雷义和·龙义和中药铺

    雷义和·龙义和中药铺位于西华县逍遥镇西街路北。雷义和·龙义和中药铺是目前豫东南地区发现的现存不多的老字号建筑。该建筑坐北朝南,为硬山式建筑,分上下两层。据《西华县志》记载,雷义和为清光绪十一

    历史沿革:

    1949年为西华县第六区。

    1956年改为中心乡。

    1958年改称逍遥公社。

    1961年复置区。

    1965年复称逍遥公社。

    1984年改为逍遥乡。

    1985年撤乡建镇至今。

    逍遥镇特产与美食

    逍遥镇胡辣汤

    逍遥镇胡辣汤是中华风味名吃之一,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开胃健脾,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当时的天子宋徽宗雅好风月,军国之事一无所长,但琴棋书画、吃喝玩乐等却无


    以下地名与逍遥镇面积相当:

    逍遥镇相关名人

    到逍遥镇必去著名景点

    逍遥镇特产与美食
    逍遥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