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张水坑村 | 隶属:梨园乡 |
区划代码:410928207251 | 代码前6位:4109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豫J |
长途区号:0393 | 邮政编码:457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明永乐七年(1409),张氏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当时此地有个水坑,故取村名为张水坑,因黄河泛滥部分村民西迁建村,分居两村,为东张水坑、西张水坑。
基本介绍:
张水坑村地处梨园乡政府所在地东南3公里处,地处黄河滩区,东近靠焦干防汛路,南面与封寨相望,西面紧靠焦西路,北面是西韩寨。
气候环境:张水坑位于黄河中下游西岸,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村耕地淤地沙地各半。村东、南、西有沟渠,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
耕地面积:全村耕地面积1220.56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
村民组数:5个村民小组。总户籍户数210户,总人口数1005人,其中妇女人数516人,劳动力396人,外出务工人数326人,参加新农合人数970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人数156人,通宽带户数180户,有残疾证人数28人,低保50户、79人,五保11
历史沿革:
1949年,为濮阳县七区张水坑村。
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梨园乡张水坑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队,为梨园人民公社张水坑村大队。
1984年成立濮阳市郊区,为濮阳市郊区梨园人民公社张水坑村大队。
同年撤社建乡,为濮阳市郊区梨园乡张水坑村民委员会。
1987年撤销濮阳市郊区,恢复濮阳县,为濮阳县梨园乡张水坑村民委员会至今。
周边相关:
张水坑村附近有濮水小镇、张挥公园、濮阳城隍庙、瑕丘古迹、濮阳耶稣教堂、华美中学等旅游景点,有桃园建民耗辣椒、中原优质小麦、濮阳糟鱼、濮阳花生、牛肉耗辣椒、濮阳筒子麻花等特产,有大平调、河南曲剧、大平调、濮阳东北庄杂技、南乐目连戏等民俗文化。
区划: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梨园乡·张水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