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前杜固村 | 隶属:鲁河镇 |
区划代码:410928108231 | 代码前6位:4109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豫J |
长途区号:0393 | 邮政编码:457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地名由来:
前杜堌村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百八十余年的历史。明永乐12年即公元1414年,杨姓始祖杨自让,奉旨东迁,自山西洪洞县迁至大名府开州,当时叫李家杜堌杨家楼,为两个村,后合并成一个村。村北有大土堌堆(即土丘),故设村名为前土堌村,后演变成为前杜堌村。
基本介绍:
铁刘庄位于镇政府东约5公路处,人口615人,耕地603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有两个村民小组,党员22名,预备党员1名,低保户28户,五保户4户4人,残疾人23人,享受护理补贴6人。
前杜堌村自杨氏定居,先后有李、王、赵、任、罗、孙、陈、关、何、刘、安十一姓相继迁入,全是汉族。其中杨氏为望族,占全村总人口的70%。
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710户,3100人。耕地2108亩,
前杜堌村解放前无水利设施,旱涝成灾。到二十世纪60年代,水利条件还相当差,黄灌水渠狭窄,地里虽有几眼水井,一遇旱情,仍无济于事。直到70年代以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
历史沿革:
前杜堌村1927—1947年,属濮阳县第八区,区委在前杜堌村,在村正中间路北,紧靠大街,后来成为乡政府。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医院、礼堂、合作社等全部在前杜堌。
1961年因前杜堌位置偏东,为了便于指导工作,公社迁至鲁家河。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前杜堌村由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过渡到人民公社,在这期间前杜堌村归鲁河人民公社所辖。
1983年取消人民公社前,前杜堌村归鲁河乡人民政府所辖,并将前杜
周边相关:
前杜固村附近有濮水小镇、张挥公园、濮阳城隍庙、瑕丘古迹、濮阳耶稣教堂、华美中学等旅游景点,有桃园建民耗辣椒、中原优质小麦、濮阳糟鱼、濮阳花生、牛肉耗辣椒、濮阳筒子麻花等特产,有大平调、河南曲剧、大平调、濮阳东北庄杂技、南乐目连戏等民俗文化。
区划: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鲁河镇·前杜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