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枝江市 > 百里洲镇

    枝江市百里洲镇

    [移动版]
    地名:百里洲镇隶属枝江市
    区划代码:420583108代码前6位:420583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鄂E
    长途区号:0717 邮政编码:443000
    辖区面积:约228.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07万人
    人口密度:约22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41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刘巷社区~001镇中心区
    刘巷社区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刘巷居委会,属百里洲区刘巷镇;1987年10月属刘巷镇刘巷指导组;1990年刘巷居委会与冯口街居委会合并为刘巷居委会,属…[详细]
    葵兴村~201村庄
    “葵兴”指“奎星”的谐音,寓意给村民带来文运兴旺之兆。…[详细]
    付家渡村~202村庄
    傅家渡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坝洲村~203村庄
    坝洲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沿江村~204村庄
    沿江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宝月寺村~205村庄
    宝月寺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三洲村~206村庄
    坝洲与偏洲、羊角洲号称长江三洲,成品字形横卧在长江中。控制着长江出入川航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民谚“金偏洲、银坝洲、五抢六夺羊角洲”之说。清道光年…[详细]
    神龙潭村~207村庄
    神龙潭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和爱村~208村庄
    和爱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杨家河村~209镇乡结合区
    杨家河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刘巷村~210镇乡结合区
    刘巷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白马寺村~211村庄
    白马寺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互助村~212村庄
    “互助”指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美好意愿;。…[详细]
    羊子庙村~213村庄
    “羊子庙”指所辖区域内寺庙名称杨泗将军庙的谐音。…[详细]
    杨家庵村~214村庄
    杨家庵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罗家桥村~215村庄
    罗家桥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八角亭村~216村庄
    相传在革命战争年代,贺龙元帅骑马途经八角亭村四组时,在史光富屋后休息,将头戴的红军八角草帽挂在八角亭的亭子上,将马拴在柱子上,作为标记,以示部队从此地…[详细]
    新和村~217村庄
    新和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阮家桥村~218村庄
    阮家桥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戴家渡村~219村庄
    戴家渡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合心村~220村庄
    “合心”指希望两个农业社合并之后村民能齐心合力,共同致富。…[详细]
    指南村~221村庄
    指南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双兴村~222村庄
    “双兴”指两村共同兴旺强盛,双兴村由原同德垸村,方竹园村两村合并,因同德垸原名叫建新,方竹园原名叫五星,都有“兴”的谐音。…[详细]
    冯口村~223村庄
    冯口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三桥村~224村庄
    “三桥”指高湖桥、新民桥、杨桥。三桥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详细]
    来兴村~225村庄
    “来兴”指寓意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兴旺而美好。…[详细]
    陈家尾村~226村庄
    陈家尾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凤梁村~227村庄
    凤梁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芦花村~228村庄
    芦花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万太村~229村庄
    “万”指万化宫,“泰”指泰山庙,与“太”谐音。…[详细]
    朱家嘴村~230村庄
    朱家嘴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滨湖村~231村庄
    滨湖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军民村~232村庄
    相传清朝末年,闸口杜家有一人在朝廷为官,回家乡后,以现老五组、老六组界沟为界,沟南为民田,需纳粮交税,沟北为军田,不纳粮交税,故此沟名军民沟,民间简称…[详细]
    闸口村~233村庄
    闸口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新闸村~234村庄
    清同治年间,由村内大户及村民筹资在现今五组大堤处新建一水闸,因耗资巨大,又与闸口村旧闸比对成新闸,故而得名。…[详细]
    路飞霄村~235村庄
    “路飞霄”指历史名人姓名。路飞霄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详细]
    八亩滩村~236村庄
    八亩滩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李家坑村~237村庄
    李家坑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精华村~238村庄
    精华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曹家河村~239村庄
    曹家河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详细]
    联丰村~240镇乡结合区
    联丰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详细]
    建民村~241村庄
    “建民”指建设和谐、民主、团结的新风气。…[详细]

    地名由来:

    清同治五年(1866年)《枝江县志·县疆域图》标有百里洲地理位置。为长江中游一沙洲,长江不断变迁,逐渐将一些小沙洲联成一片,环洲的大堤长度为百余华里,故而得名。

    基本介绍:

    枝江市百里洲镇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段首段,是万里长江第一大江心洲,因环江堤防长74公里,合百余华里,故得名百里洲。1955年成立百里洲区,后多次变更,1998年撤乡建镇,版图面积213平方公里,现辖41个村(居)委会,常住人口近10万。

    百里洲镇区位优越,北与枝江城区相望,西距三峡大坝70公里,三峡机场30公里,东距武汉250公里。境内有3个汽渡码头、1个快艇码头和35个客货营运点,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平均气温15.2 °C,降雨量1025毫米,无霜期270天以上,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粮、棉、油、果生产宝地。境内物产丰富,1956年

    +查看详细百里洲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百里洲镇被命名为2023年度湖北省森林城镇

    2022年3月,百里洲镇被命名(确认)为2021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历史沿革:

    清代分属第三都、第五都、第七都,民国二年(1913)属荆南道枝江县南区;民国十年(1921)属荆州宜道枝江县;民国十九年(1930)属枝江县第四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百里洲拆分为庾信乡、古江乡;民国三十八年1949)属枝江县冯口区,辖刘巷乡、古江乡。

    1949年7月为枝江县第四区、第五区,同年11月改为刘巷区、冯口区;1955年7月枝江并入宜都县,刘巷区与冯口区合并,改为百里洲区;1956年百

    +查看详细百里洲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百里洲镇面积相当:

    百里洲镇相关名人

    到百里洲镇必去著名景点

    百里洲镇特产与美食
    百里洲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