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福临镇 | 隶属:长沙县 |
区划代码:430121111 | 代码前6位:430121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湘A |
长途区号:0731 | 邮政编码:410000 |
辖区面积:约8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279人/平方公里 | 海拔:509米 |
下辖地区:1个社区、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福临铺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福临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影珠山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福临镇影珠山村位于长沙县西北部,因境内有省级森林公园影珠山而得名。近年来,影珠山村坚持念“绿”字经、打文化牌、走特色路,如今这片10.7平方公里的土地…[详细] |
孙家桥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孙家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古华山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古华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同心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同心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双起村 | ~211 | 村庄 | 双起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金牛村 | ~212 | 村庄 | 金牛村2016年5月由原金坑桥村和原石牯牛村合并而来。曾被评为长沙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详细] |
地名由来:
福临镇原系长岳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据传驿站后山及路旁曾遍长茯苓,称茯苓铺;后人谐音为福临铺,故名。
基本介绍:
福临镇位于长沙县东北部,东抵高桥,西接汨罗,北连开慧,南邻青山铺,距长沙县城40公里,镇域面积82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总人口3万人。镇党委下辖20个党(总)支部(包括1个机关党总支、7个村、社区党总支、1个老干支部、3个驻镇部门单位党支部、8个两新党支部),党员1362人。镇域经济以种养业、红色旅游为主,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七星聚力”文旅融合乡镇之一,素有“树湘故里 影珠福地”的美称。
福临,是生态秀美的康养福地。镇内影珠山景区距离市区、县城均在50公里内,处于近郊游黄金一小时圈内,G4京港澳高速和G107国道从景区穿过,交通便利,主峰海拔509.4米,制高点拥有36
荣誉排行:
2024年4月,福临镇被长沙市民政局确定为长沙市“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首批乡镇。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福临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2年5月,福临镇被命名为第三批湖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长沙会战——影珠山抗战旧址群位于长沙市长沙县福临镇,年代为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侵占广州、武汉之后,为打通京广要道,于l939年先后四次犯湘。影珠山下的长岳古道是长沙通往岳阳,或岳
影珠山位于长沙县福临镇,原名隐居山,距长沙市40公里,是长沙与汨罗的界山。影珠山南北长7公里,有大小七十几个山头。两座主要的山峰一东一西,分别称为东影珠山、西影珠山。主峰东影珠山高509.4
黄冕墓位于长沙县福临镇孙家桥,墓地今已残败不堪,荆棘丛生,墓冢前方蹋了一小半,露出大洞,明显被盗过。所幸墓碑、墓围尚完整。墓冢呈圆顶形,三合土所筑,墓围前低后高,墓围正中竖石碑三通,中碑高于
历史沿革:
清朝时,属清泰都。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福临乡。
1950年,属溪源、民乐、大同3乡。
1956年,为福临乡。
1958年,福临乡改为福临公社。
1984年,由福临公社改为福临乡。
1992年,由福临乡改为福临镇。
1995年5月,双起乡并入福临镇。
马孝明,又名穆宾,1901年9月17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福临区大同乡南仓村。他16岁考入长沙师范,是学生自治会的骨干分子,尤以多才多艺见称。1919年五四运动震撼古老的长沙城,马孝明立即以高度的热情投入
区划: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福临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