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斛埇村 | 隶属:赤田镇 |
区划代码:360921102205 | 代码前6位:36092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赣C |
长途区号:0795 | 邮政编码:33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人口数量:约1766人 |
地名由来:
因村庄建在田垄边的山坳里,入口似甬道,聚落似口小底大的斛斗,故名。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共有7个村民小组,596户,1766人。党员35名。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支委委员4人、村委委员3人、“两委”交叉任职2人。耕地面积4164亩,其中旱田420亩、水田3744亩;林地面积3396亩;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水稻、山羊养殖产业、苗木种植、外出务工等4大块;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8.5万元。
(二)特色亮点工作
特色种养殖方面:发挥种养大户经济带头作用,实现种植养殖品种的多样化。目前特色种养项目有油菜、花生、芝麻、苗木(樟树、木荷、樱花、朴树、榉树、红玉米、紫薇、茶花、桂花)种植及养牛、山羊等。2022年10户脱贫户申报农业特色种养产业扶贫奖补,实
历史沿革:
1949年前属赤田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庄溪乡。
合作化时,由斛埇等5个初级社转为斛埇高级社。
1958年成立斛埇大队。
1968年庄溪、永红、斛埇合并为庄溪大队。
1972年分开,仍称斛埇大队。
1982成立斛埇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斛埇村附近有百丈山景区、天工开物文化园景区、百丈禅寺、萝卜潭、江西省国际体育健身运动中心、华林书院等旅游景点,有奉新大米、奉新猕猴桃、奉新碧云米业、酿饭坨、宜春名茶、宜春名酒等特产,有奉新农民画、百丈山的传说、黄连麻糍制作技艺、奉新土纸制作技艺、奉新山歌、奉新酿饭坨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
区划: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赤田镇·斛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