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陵和村 | 隶属:龙潭镇 |
区划代码:360983112201 | 代码前6位:360983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赣C |
长途区号:0795 | 邮政编码:33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辖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48人 |
人口密度:约293人/平方公里 |
基本介绍:
陵和村地处龙潭镇西南,锦河沿岸,面积7平方公里,距集镇9公里。有耕地面积1845亩,林地面积1533.2亩。下辖6个自然村(黄家、陈家、胡家、宋家、卢家、卢家岭),11个村小组,14个组干部 ,全村共670户2048人。现有村干部5名,党小组3个,党员48名,其中有职党员10人,无职党员38人,女性党员3人。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等,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人员580人。陵和村人秉承着骨子里勤奋质朴的精神基因,踏着时代的鼓点,紧跟发展的脉搏,以勤劳的双手打拼奋斗,以开阔的视野投身市场,涌现出了一批以篾匠、木匠、裁缝为主体的民间手工艺者。
陵和人深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
历史沿革:
1949年7月前夕属4区下塘乡;7月初属明教乡;合作化时期属彭家乡湖口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湖大队,属卫星公社;1961年属龙潭公社;1964年属石脑公社;1968年属石脑公社;1972年属龙潭公社,改称陵和大队;1984年3月改称陵和行政村;1998年改称陵和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陵和村附近有巴夫洛生态谷旅游景区、畲山贾家古村、高安市博物馆、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区、八百洞天、景贤贾氏宗祠等旅游景点,有高安腐竹、高安大米、瑞田老酒、大观楼腐竹、宜春茶油、高安炒米粉等特产,有高安采茶戏、高安道情、高安上湖灯彩、高安锣鼓戏、高安字门拳、高安骨伤医术等民俗文化。
区划: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龙潭镇·陵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