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江背镇 | 隶属:兴国县 |
区划代码:360732101 | 代码前6位:360732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赣B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辖区面积:约13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87万人 |
人口密度:约217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江背圩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江背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江背村是江背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也是江背圩所在村,有比较好的区位优势,全村辖30个村民小组:即佰坑组、麻姑组、白石组、永红组、茂源组、茂胜组、胜利组、…[详细] |
郑塘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江背镇郑塘村位于兴国县城西南方,与洪门经济开发区相毗邻,距江背镇政府12公里,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分别是:自然、摇前、合力、郑塘、石子塘、金岭、案…[详细] |
澄龙村 | ~202 | 村庄 | 澄龙村位于江背镇西南面,距离镇政府15公里,面积5.90平方公里,全村人口有1600人,辖11个村民小组:金山、新建、柳木、河背、中心、排上、中心、红…[详细] |
华坪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华坪村位于兴国县城东部,距离镇政府10公里、距县城8公里,全村人口2680人,辖16个村民小组(帐上组、帐下组、麻坑组、杨梅岗组、水南组、新兴组、学新…[详细] |
水沟村 | ~204 | 村庄 | 江背镇水沟村位于兴国县城东南部,319国道穿境而过,距兴国县城12公里,江背镇政府4公里,全村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812人,有20个村…[详细] |
洛光村 | ~205 | 村庄 | 洛光村位于江背镇西部,319国道旁,距圩镇2.2公里,距兴国县城19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048人。辖17个村民小组(坝上、新建、洛源、…[详细] |
高寨村 | ~206 | 村庄 | 兴国县江背镇高寨村位于江背镇南部,距离江背镇镇政府2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095人,全村地貌半山区,分布5个山门,辖23个小组(长岭、西岭…[详细] |
长山村 | ~207 | 村庄 | 长山村位于江背镇东南部,距江背镇9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全村人口2520人,辖区有24个村民小组(南坑、新建、上村、排上、下屋、长丰、新屋、山口…[详细] |
来源村 | ~208 | 村庄 | 来源村位于江背镇东南部,距离镇政府2公里,面积19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750人,辖29个村民小组(岽背、周溪、新形、三星、工农、凤形、上丰、排上、上山…[详细] |
果源村 | ~209 | 村庄 | 果源村位于江背镇东部,东毗东村乡,西连江背村,南邻来源村,北接寨联村,距镇政府1.5公里,319国道贯穿全村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详细] |
园岭村 | ~210 | 村庄 | 园岭村位于江背镇北部,长岗水库上游、三面环水,东邻东村乡,北连鼎龙乡,南接江背镇养源村,西毗长岗乡石燕村,距江背镇政府6公里,面积12平方面,全村人口…[详细] |
寨联村 | ~211 | 村庄 | 江背镇寨联村位于江背镇东北部,处于长岗水库上游,距离江背镇政府7.5公里,面积约8.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698,辖5个村民小组(康石组、牛坑组、寨联组…[详细] |
新建村 | ~212 | 村庄 | 新建村位于江背镇的北部,距离镇政府30公里,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30余人,辖3个村民小组,即新建、上山、梯子石三个村小组。总耕地面积112…[详细] |
地名由来:
康熙年间称赤墈圩,因处潋江之南田洞中,谐音称江背洞圩,简称现名。
基本介绍:
江背镇地处兴国县东南丘陵地区,东与东村、樟木乡和于都马鞍乡交界,南与杰村乡相连,西与潋江镇、长岗乡毗邻,北与鼎龙乡接壤。江背镇历史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清代一品提督曹才禄,原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红军长征时期的十八勇士之一、原江西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的杨尚堃,曾任江苏省政协主席、南京市市长周爱民,“魏家三杰”的地道战专家魏洪亮少将、正军职干部魏国禄、曾任武汉市政协副主席魏廷槐等人的故乡。人民政府驻江背圩镇,319国道自东向西穿境而过17.5千米,距县城19公里。辖郑圹、澄龙、华坪、水沟、洛光、江背、高寨、果源、来源、长山、园岭、寨联、新建等13个村,下设20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8703人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江背镇被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1930年属一区(石门坳)的江背、澄龙、洛光、长山等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为江背、洛光、陂塘、周岭、长山、水南等乡。
1957年分属江背、洪门乡。
1958年为江背公社。
1984年更名为江背乡。
1988年更名为江背镇。
广州军区炮兵原副司令员。魏洪亮同志是江西省兴国县江背镇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政治指导员、团政委、旅长、师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
杨尚奎(公元1905——1986年),曾用名杨上魁、老穆,兴国江背乡人。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苏区时历任乡支书,县委宣传部长,县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长。红军长征后,奉命坚持游
魏鸿亮,即魏洪亮。江西省兴国县人。1915年出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按照江西兴国魏氏字派:周国洪恩厚,名臣大显扬。但兴国人多用“鸿”字代替“洪”,疑为避讳。193
魏廷槐(1909.6~1981.1)男,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江背镇来源村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文书、代理连长、科员、科长、供给主任、部长、书
魏国禄(1912~1980.11)男,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江背镇来源村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年幼机灵,青少年时积极参加当地革命工作,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
胡绍明(1915.3.1~2004.1)男,曾用名周人清,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江背镇上枫村人。是政协江西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区划: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江背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