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祁禄山镇 | 隶属:于都县 |
区划代码:360731104 | 代码前6位:36073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赣B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辖区面积:约1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010人 |
人口密度:约47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井前村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新圩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新圩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荷树岭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因驻地荷树岭得名荷树岭居委会HéshùlǐngJūwěihuì镇辖居委会。在镇境上岭岗村东南部。东邻上岭岗村,南接畚岭村,西连畚岭村,北与上岭岗村交界…[详细] |
塅水村 | ~200 | 村庄 | 相传从前该地有块石壁形似老鼠,岩下藏鼠很多,严重危害庄稼,故称“塅鼠”。后来石壁被雷击,岩毁鼠散,改称“断鼠”。…[详细] |
金沙村 | ~201 | 村庄 | 因该坑有钨砂,故名金沙。1949年后属利村区丰溪乡,1956年属小溪区塅水乡,1958年属祁禄山垦殖场,1963年为祁禄山公社金沙大队,1970年为祁…[详细] |
井前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中部因有一口井因而命名。1949年后属小溪区畚岭乡,1956年属祁禄山垦殖场,1958年属祁禄山垦殖场称井前大队,1963年至1970年属祁禄山公社称…[详细] |
上岭岗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村后山属船形,门口田塅,属鲤鱼形,原称“上坜岗”,后来顺口叫成“上岭岗”。…[详细] |
畚岭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以地形得名。地处群山起伏,故名畚岭。本地读qiá。…[详细] |
坑溪村 | ~205 | 村庄 | 以水得名,地处山坑,小溪较多,故称坑溪。…[详细] |
邓屋村 | ~206 | 村庄 | 以姓氏得名,全村居邓氏,故名邓屋。1949年后属小溪区畚岭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马岭乡,1958年9月属祁禄山垦殖场称马岭大队辖区,1968年11月…[详细] |
马岭村 | ~207 | 村庄 | 地处有个岭成马鞍形,故名马岭。1949年后属小溪区,1956年属马岭乡,1958年9月为祁禄山垦殖场称马岭大队,1963年为禄山公社称马岭大队,197…[详细] |
水坞村 | ~208 | 村庄 | 地处山坑,四面环山,是山间的小盆地,像个湖,所以曾名“署湖”、“水湖”,后就改称“水坞”。…[详细] |
嵊背村 | ~209 | 村庄 | 山高似屏,建村崠背,故名。1949年后属小溪区马岭乡,1958年属祁禄山垦殖场称丰富大队,1968年11月称祁禄山公社永背大队,1984年变为祁禄山乡…[详细] |
横垅村 | ~210 | 村庄 | 横垅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境东有二山,高入云霄。传说,唐代有一猎人路经山下,见二白须老人在路边下棋,便问:此处何地?答曰:“棋路山”。后人奇传二山有神仙,为祈祷福禄,将二山名为:祁山、禄山。
基本介绍:
祁禄山是一个风景瑰丽、资源丰富的秀美山区乡镇,地处于都县最南端,距县城45公里,与安远、赣县接壤,G238国道穿境而过,因海拔一千多米的祁山、禄山而得名。辖区内还有丰富的煤、钨、稀土、铀、铅、锌等矿产资源。镇域面积17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1万亩,山林面积23万亩,辖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9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1.4万。
祁禄山镇境内资源丰富多样,负氧离子含量高,天然阔叶林达9.2万亩,天然毛竹林2.1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3.1%,被誉为“绿色宝库”和“天然氧吧”。镇内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山高林密,地肥水美。有名贵的红豆杉、楠木、樟树、紫薇等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生长,也有珍稀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江西省第三批生态园林城镇名单公布,祁禄山镇榜上有名。
2022年3月,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祁禄山镇为2021年度江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清代,属宣义乡唐村里。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丰溪乡。
苏区时期,属小溪区。
1958年,成立祁禄山垦殖场。
1962年,段水公社并入。
1968年,增设祁禄山公社。
1971年,撤销垦殖场保留公社。
1984年,改名祁禄山乡。
1999年,改为祁禄山镇。
区划: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祁禄山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