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流榜古建筑群倒流榜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大同村倒流榜自然村。清末建筑群,皆坐东南向西北,包括有祠堂2座,民居建筑4座。信生黄公祠,建于光绪三年(1877);辅臣黄公祠,建于光绪三年;倒流榜大旧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倒流榜大新屋,建于光绪元年(1875);高码头大屋,建于清中晚期;同珍大屋,建于清末民初。双东大同,与郁南大湾相邻,村靠泷江河,一湾江水如倒流,河岸处一排古建筑依山而筑,一排排一行行,逐级升高,从河中过往商旅的船上望去,好象是科举考试后张贴的黄榜,故倒流榜之名远近驰名。如倒流榜大旧屋,广三路,纵五进,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夯土墙基,正立面有两镬耳山墙,头门并不炫耀,小门楼,内凹肚门,有趟拢,小台阶,走进屋内却令人眼前一亮,屋内逐级升高,巷道互连,层层叠叠的厢房屋面,天井大小隐现,主次有序,到最高一进,两侧封火山墙,如四把斧钺,屋内窗花,或绿釉,或素瓷,变化多端,挡中隔罩花板,檐口各具特色,特别是木窗框经仿石工艺,更为近代建筑精华之作,对古建筑工艺的研究极具价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为第四批罗定市文物保护单位。
信生黄公祠
信生黄公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大同村倒流榜自然村。倒流榜自然村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坐东南向西北,二路二进,面阔12.1米,进深19.4米,面积235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灰沙夯土墙基上铺红石条,5级台阶,门前地堂石砌-地,青砖墙面抹灰划线。头门三开间两进深,金柱立屏板挡中门。瓜柱七架梁,后檐瓜柱4步架梁,庑廊用博古5架梁。寝堂三开间,三进深,穿斗抬梁结构,用瓜柱9架梁,前有双檩卷棚顶檐廊。后檐墙体承重,青砖地面,卷棚后有直楞条挡中,后堂两侧有镬耳封火山墙。左侧与辅臣黄公祠相连,右侧仅有一排两间厢房,开小门。该祠两祠并列,建筑时间相同,中以一巷相隔,对晚清宗族祠堂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辅臣黄公祠
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大同村倒流榜自然村。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坐东南向西北,二路二进,面阔12.1米,进深19米,面积243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灰沙夯土墙基上铺红石条,门前五级台阶,石砌地堂。青砖墙面抹灰划砖线。头门三开间两进深,金柱立屏板挡中门,用瓜柱七架梁,后檐用瓜柱4步架梁,庑廊用博古5架梁,寝堂三开间三进深,穿斗抬梁结构,用瓜柱9架梁,前有双檩卷棚顶檐廊,后檐墙体承重,青砖地面,卷棚后有直楞条挡中,后堂两侧有镬耳封火山墙,与信生黄公祠相隔30公分通巷。辅臣黄公祠有左厢而无右厢,右侧相邻的信生黄公祠有右厢而无左厢,两祠应为两支房的祠堂,该祠对晚清宗祠堂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倒流榜大旧屋
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大同村倒流榜自然村。清光绪元年(1876)建,坐东南向西北,广三路纵五进,各进依地势逐级抬高。面阔28.8米,进深46.7米,面积1345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人字封火山墙,内凹肚门,两低鳌,正立面两边有两个镬耳山墙,青砖包坭砖,坭砖墙面抹灰重画砖线,夯土墙基,红石门阶。镬耳后加一炮楼,趟栊门,小屏风,大天井用嵌绿釉大花窗隔墙将两偏厅隔开,开有大小两个门。厢后有封火马头墙,有两条内登带直巷。每个天井均有横通巷连贯。第二进外凹肚门,有方条趟栊,方楷青砖铺地。后有挡中隔扇屏板门,天井红石铺砌。第三进砌嵌绿釉窗挡隔墙,帘式。木雕花挡中,后有屏板挡中门。第四进又升高三级,内设太公棚有龛罩,两边开侧门。第五进继续抬升,两侧有镬耳封火山墙,后墙密檐,瓦面砌疏水女儿挡隔墙。该屋位于南江河的一个大河湾右岸,如水倒流,远望瓦面排列整齐,重重迭迭,该村四间大屋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像科举时放皇榜一样,故名为倒流榜。建筑年代在清光绪初年,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建筑对近代史农村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倒流榜大新屋
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大同村倒流榜自然村。清光绪元年(1876)建,较大旧屋稍迟一点。两屋仅以一条不足一米的小巷相隔。建筑面积、结构、风格、装饰与大旧屋相同。
高码头大屋
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大同村倒流榜自然村。清中晚期建筑,坐东南向西北,一路四进,面阔20.8米,进深35.8米,面积745平方米。硬山顶,灰塑风尾脊,平瓦,人字凤尾封火山墙,部分脊面修葺时已改平脊。正立面有两个折角镬耳山墙,青砖包坭砖墙,灰沙夯土脚,坭砖墙面抹灰划出砖线。内凹肚门,门前有九级红石台阶,故被俗称为高码头,方条趟栊门,有青石门墩。大天井两侧有嵌素瓷花窗挡隔墙。第二进为外凹肚门,用方条趟栊,有门墩,后有挡中屏板隔罩,第三进敞开,砖嵌绿釉花窗挡隔墙,木雕挡中花格,仿石窗框,后为立式屏风门,第四进已倒塌。该建筑木刻及浅绛水墨坭水画都相当精美,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同珍大屋
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大同村倒流榜自然村。清末民初建筑,中西结合式民居。坐东南向西北,前面阔26.1米,后宽33米,进深29米,面积约820平方米。外为中式,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内凹肚门,有趟栊,两鳌齐檐,两厢正立面有两镬耳,水磨青砖包坭砖墙体,灰沙夯土脚,青砖铺地面,右一条登带直巷,一排朝屋(附屋),前炮楼拆去一层。左登带巷殛附屋只与第三进齐平。头门有后屏板格扇门。天井装天网。第二进设大门,有门墩,内有太公棚。第三进为三层洋楼。天井上有回廊护拦天台,从天井两侧上楼,有十字通巷接登带巷,横直巷门用内外双企栊。后楼建造时间稍晚。这是清末向中华民国过渡的典型民居,建筑高度很有气派,防御性能也相对增加,具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
双东街道:双东街道位于广东省罗定市的东北面,是罗定市四个街道之一,位于罗定市东部,东经111°36′,北纬22°48′。西与罗定主城区交界,北与附城街道相接,南与素龙街道为邻,东与华石镇和郁南县大湾镇接壤。双东街道处罗定红盆底部,属河岸低丘地貌,年平均气温220C,年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无霜期345天。镇境内黄土低丘密布,适宜种植水稻和旱地作物。 镇政府驻镇…… 双东街道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