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青海省 > 海东市 > 民和县 > 马场垣乡

    民和县马场垣乡

    [移动版]
    地名:马场垣乡隶属民和县
    区划代码:632122200代码前6位:632122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青
    长途区号:0972 邮政编码:810000
    辖区面积:约88.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78万人
    人口密度:约20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香水村~200乡中心区
    因东垣渠通水,有甘甜的饮用水,故得名香水。…[详细]
    团结村~201村庄
    团结村有19个合作社,居住着回、汉两个民族785户人家,总人口3749人,其中:汉族181户,1015人,共有劳动力1752人,全村耕地面积3044亩…[详细]
    金星村~202村庄
    金星村基本情况:一、金星村位于马场垣乡西北部,湟水河南岸,与甘肃省红古区海石湾隔河相望,是一个纯回族聚居的村。全村共有4997人,1089户同,21个…[详细]
    翠泉村~203城乡结合区
    1958年前翠泉村因沟壑较多被称为乱壕村,村里有一眼清澈的泉水,故得名翠泉。…[详细]
    下川口村~204村庄
    下川口位于湟水与隆治河(史称允吾河、龙支河)交汇处,因居隆治河口得名“川口“,为区别本县川口镇而被命名为“下川口村”。…[详细]
    马聚垣村~205村庄
    马聚垣村位于青海省最东端的马场垣乡,湟水河南岸,与甘肃红古区隔河相望,事以个回、汉两民族居住的村,全村共有1276人,276户,5个自然合作社,现有耕…[详细]
    磨湾子村~206村庄
    此地最早修建有水磨,故得名命名磨湾子村。…[详细]

    地名由来:

    明清时期有个牧马场,地势平坦,故得名马场垣乡。

    基本介绍:

    马场垣乡,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省、县粮油、瓜果生产基地之一。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12公里。 人口1.8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6%。面积109.6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

    明清时期为牧马场,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下川口堡。解放初设自由乡,后改称马场垣乡,1958年与川口镇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马场垣公社,1984年复设马场垣乡。

    -人文经济

    马场垣乡是全县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海拨1782米,年平均降水量为360毫米,平均气温为7.9℃,无霜期190天至200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

    +查看详细马场垣乡概况>>

    文化旅游:

    瓦窑台(甲)遗址

    瓦窑台(甲)遗址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上西川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聚垣遗址

    马聚垣遗址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马聚垣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为牧马场。

    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下川口保。

    新中国成立初,设自由乡,后改称马场垣乡。

    1958年,与川口镇合并成立红旗公社。

    1961年,分设马场垣公社。

    1984年,复设马场垣乡。


    以下地名与马场垣乡面积相当:

    马场垣乡相关名人

    到马场垣乡必去著名景点

    马场垣乡特产与美食
    马场垣乡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