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倍加造镇 | 隶属:云州区 |
区划代码:140215101 | 代码前6位:14021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晋B |
长途区号:0352 | 邮政编码:037000 |
辖区面积:约6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7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倍加造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明代为军马场,头领姓贝,故称。清同治十年改今名。村委会驻倍加造村得名倍加造村民委员会。…[详细] |
任家小村 | ~201 | 村庄 | 传说姓任的最早从阳高县北沙岭迁来,起名任家小村。村委会驻任家小村得名任家小村委员会。…[详细] |
独树村 | ~202 | 村庄 | 该村地名因独树意为一颗树。建村前这里有一棵孤树,所以命名独树,村委会驻独树村而得名。…[详细] |
谢疃村 | ~203 | 村庄 | 据传说明代洪洞大移迁有一户姓谢,来此处定居,故名。…[详细] |
东骆驼坊村 | ~204 | 村庄 | 这里原为草地,传说蒙人在此放养骆驼,故称骆驼坊,后来汉人在此定居,为与骆驼坊区分,用东西两个方位加以区别。一说是古道骆驼站。村委会驻东骆驼坊村得名东骆…[详细] |
西骆驼坊村 | ~205 | 村庄 | 传说在辽代雁门关以北为草地,生息在这里的部落以牧为生,有人曾在这里放养骆驼,后来汉人在此定居,起名骆驼坊。另一说是古道上的骆驼站,为与东骆驼坊区分,以…[详细] |
解庄村 | ~206 | 村庄 | 传说有一姓解的人家在此建村居住,并起名解家庄,后简称解庄。村委会驻解庄村得名解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
营坊沟村 | ~207 | 村庄 | 古代此村安过军营。村西有一块地的地名叫营盘,在农业学大寨期间平整土地时,在这块土地上挖出过古代军营的烟灶,证实确系营坊驻地,营盘南有一条沟人们称营坊沟…[详细] |
郭家窑头村 | ~208 | 村庄 | 据说明代由洪洞郭家坡迁来兄弟二人,一人迁居养老洼,一人居此,在此期间掏土窑洞居住,并起名郭家窑子头,现仍有郭家坟地名。村委会驻郭家窑头村得名郭家窑头村…[详细] |
地名由来:
传说明洪武年间,村西三里铺烽火台驻守军,且养军马,当时养马者,多穿皂衣(黑色),后因天下太平,守军撤,年轻官兵随军去,年老的留居于此,洪武十年(1377),由洪洞县迁来部分移民,定居于此,姓贝居多,起名“贝家皂”。清同治十年(1871),本村田养庆、田有年、张成先、田瑾四秀才议改村名,各写掌心,展掌而视,不谋而合,都写为倍加造,意思是倍加努力改造落后面貌。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倍加造镇位于云州区西部,西与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距市区及区址均12公里,辖9个村,8459户,18643人,常住人口18427人。镇域面积6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万亩。全镇土地平坦,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优越的区位、交通和人文自然资源优势,是云州区主动融入我市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布局的重要区域。突出“美丽、富裕、幸福”三大主题,推进产业、村镇、生态建设并举,打造特色产业样板镇、项目建设示范镇、美丽宜居园林镇、平安和谐幸福镇,全镇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稳健快速的发展势头。
二、党建及干部队伍现状
镇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68名,其中镇机关党支部1个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倍加造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解放初期属大同县一区,1950年倍加造、郭家窑头、营坊沟、独树划为二区,任家小村划为三区。
1953年区下设乡,东西骆驼坊属一区西骆驼坊乡,解庄属一区解庄乡,蔚洲疃、樊庄、谢疃属一区蔚洲疃乡。
倍加造、独树、营坊沟属二区倍加造乡,郭家窑头属二区官堡乡,任家小村属三区周士庄乡。
1954年大仁县时,撤区改为县辖乡。
1956年小乡合并,今所属自然村划归倍加造乡。
1958年大仁县撤划归大同市郊区东方红人民公社
区划: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倍加造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