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聚乐乡 | 隶属:云州区 |
区划代码:140215209 | 代码前6位:14021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晋B |
长途区号:0352 | 邮政编码:037000 |
辖区面积:约139.4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818人 |
人口密度:约6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聚乐村 | ~200 | 乡中心区 | 传说聚乐堡原名聚药店。采凉山上生长着很多中药材,在古代很多外地人从事药材生意,当时该村药店,旅店很多,因而起名聚药店,明万历年间这里已是一个集镇,修筑…[详细] |
西关村 | ~201 | 村庄 | 明代聚乐堡是个城堡,该村是聚乐城的西关,故命名。村委会驻西关村得名西关村民委员会。…[详细] |
五里台村 | ~203 | 村庄 | 该村在民国初期是一个种地的房棚子,没有人常住,这里有一个烽火台,因距聚乐堡五华里,命名五里台。村委会驻五里台村得名五里台村民委员会。…[详细] |
北吴家洼村 | ~204 | 村庄 | 北吴家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塔儿村 | ~205 | 村庄 | 该村的全称叫丁家塔儿村,据传说原名叫桃儿村,山坡上长满了桃村,桃是野生的,不能食用,说是供神用的,直到现在仍有桃树,后来在山坡上建起一座砖塔供神,不知…[详细] |
大北庄村 | ~214 | 村庄 | 据说原先是许堡的一个庄园,因位于许堡西北得名大北庄。村委会驻大北庄村得名大北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
山自造村 | ~216 | 村庄 | 以明代军马场所在地命名。村委会驻山自造村得名山自造村民委员会。…[详细] |
下羊落村 | ~220 | 村庄 | 在元代为蒙人的羊牧场,故名。1958年9月设立下羊落生产大队,1984年5月设立下羊落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20年4月29日,云州区撤并行政村。邵…[详细] |
地名由来:
传说聚乐堡原名聚药店。采凉山上生长着很多中药材,在古代很多外地人从事药材生意,当时该村药店、旅店很多,因而起名聚药店。明万历年间这里已是一个集镇,修筑了城堡,改名聚乐堡。村西北约五公里处为金代聚落遗址。
基本介绍:
聚乐乡位于云州区北部,东邻阳高县王官屯镇,西邻周士庄镇,南与西坪镇接壤。大张公路、京包铁路、天黎高速、大张高铁穿境而过,交通运输极为便利。乡人民政府驻聚乐村,距区政府17公里。采凉山、麻地沟风景区,山势峻险,风景秀丽。境内连绵起伏的大同火山群,明代修建的聚乐古堡,慈禧御驾居,塔儿村的龙泉寺,聚乐村的永宁观、古戏台、城隍庙,五里台庙宇群,彰显了聚乐乡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聚乐乡北靠采凉山,南依大同火山群,南洋河沿麻地沟顺流而下流经乡境,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全乡辖8个行政村,共3206户8818人。国土面积3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5万亩。林地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43 %。绿色
历史沿革:
该地解放初期属大同县十区。
1950年划归三区。
1953年,区下设乡分别为鸦儿崖乡和聚乐堡乡。
1954年大同县、怀仁合并称大仁县,区撤消,该乡所属村分别属鸦儿崖乡和聚乐堡乡。
1956年两乡合并为聚乐堡乡。
1958年大仁县划归大同市郊区,并成立人民公社,该乡当时属花果人民公社聚乐堡管理区,1959年花果人民公社撤,上榆涧、聚乐堡两个管理区成立聚乐堡人民公社。
1960年大同市郊区撤,成立古城区,聚乐堡人
区划: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聚乐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