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长畛乡 | 隶属:神池县 |
区划代码:140927204 | 代码前6位:140927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晋H |
长途区号: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辖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532人 |
人口密度:约17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长畛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因钟楼后地平,且地畛长而得名。1949年为三区行政村,辖长畛、宋坝王、白草沟、连家畔、冀家、鸦儿墕6个自然村。1953年为三区南沙城乡所辖村。1955…[详细] |
南沙城村 | ~202 | 村庄 | 因相传明初准备在该村北面的古城湾修城。因传说风水不利而废,又因该村位于古城湾南,又系沙质土,故名南沙城,故名。…[详细] |
连家畔村 | ~205 | 村庄 | 因相传一家姓连的最早居于此沟畔而得名。1949年为三区行政村长畛所辖自然村。1953年为三区南沙城乡所辖村。1955年撤销区级建制,仍为南沙城乡所辖村…[详细] |
前梨树窊村 | ~210 | 村庄 | 该村原叫张梨树窊,因张姓始于此长有大梨树的山窊建村得名。…[详细] |
红崖子村 | ~216 | 村庄 | 因村址座落于一红色土崖上而得名。1958年属红旗公社所辖,1961年增设红崖子公社,归红崖子公社所辖。1984年建制变更为红崖子村民委员会。2001年…[详细] |
东峪村 | ~223 | 村庄 | 因据该地石碑记载,该地叫东榆峪,后简称东峪,故名。…[详细] |
史家庄村 | ~225 | 村庄 | 因该村原是一座寺院,康熙年间有陕西难民来,寺院和尚将他们收留,称寺家庄,后讹为史家庄,故名。…[详细] |
小洼村 | ~226 | 村庄 | 小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万家洼村 | ~228 | 村庄 | 万家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因乡人民政府驻长畛村而得名。畛,意思是井田沟上的小路。
基本介绍:
长畛乡位于神池县西北角。地势东高西低,东靠八角镇,北依烈堡乡,西接偏关县,南临贺职乡、五寨县,距离本县县城46公里,距八角镇和五寨县的三岔镇分别为9公里和20公里。
长畛乡以大沟流域为主线,形成的谷地,地形平整,平均海拔约1056米,海拔最低处,铺儿坪村西大沟河床875米,也是全县海拔最低的地方。土质以风积黄土为主,其结构比较疏散,渗透性强。年降水量461.8毫米,年平均日照11.5小时,平均气温4.7℃,无霜期平均120—140天。无霜期之长,气温之高是全县之最。
南山山脉是乡内最完整的山脉,呈东西走向,长10公里,主峰自东向西有老烟洞山、阎王鼻山,平顶山、横洞山、岭角山,最高峰老烟
文化旅游:
佛殿碑,位于长畛乡史家庄村杨玉海家院中。青石质,螭首,龟趺座,通高1.63米,其中碑身高1.06米,宽0.74米,厚0.22米;龟趺座长1.2米,宽0.74米,高0.5米。正面碑首为二龙戏珠
堡子梁遗址,位于神池县长畛乡前梨树窊村南1000米临河台地。遗址所处地形南高北底,呈缓坡状。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分布面积5000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和文化层,文化层厚0.5~2
历史沿革:
1949年,属神池县第三区。
1956年,属神池县南沙城乡。
1958年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村改称生产大队,全县设5个人民公社,属神池前进人民公社。
1959年1月2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下文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合并为五寨县,属南沙城人民公社。
1961年4月24日省政府发文神五岢三县分开,全县设15个人民公社,始设长畛人民公社。
辖14个生产大队。
1984年2月建制变更实行政社分开,
区划: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长畛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