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漩口镇 | 隶属:汶川县 |
区划代码:513221106 | 代码前6位:5132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U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4000 |
辖区面积:约39.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625人 |
人口密度:约16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漩口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漩口镇社区位于汶川县东南部,1963年起成立了居民委员会,因紫坪铺水库工程搬迁,撤乡并镇后由原汶川县百花乡和汶川县漩口镇于2006年8月10日正式合并…[详细] |
群益村 | ~202 | 村庄 | 赵家坪村位于汶川县漩口镇境内,距县城约66公里,总面积13.57平方公里。赵家坪村下辖2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05户、293人,以汉族为主,村民普遍受…[详细] |
安子坪村 | ~203 | 村庄 | 安子坪村位于汶川县漩口镇境内,距县城约76公里,总面积10平方公里。安子坪村下辖五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57户、401人,以汉族为主,村民普遍受教育程…[详细] |
集中村 | ~205 | 村庄 | 该村居住的村民大多集中在寺庙附件,故名。…[详细] |
古溪沟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位于汶川县漩口镇西北部,坐落于岷江河右岸。国道213线贯穿一、三组、居民安置点,距县城约40公里,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油碾村下属油碾一组、油碾二组…[详细] |
小麻溪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八角庙村位于漩口镇南部,距改建国道213线4公里,新集镇瓦窑4.5公里,距离都江堰市35公里,离汶川县城70公里,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85户251人。以…[详细] |
瓦窑岗村 | ~210 | 村庄 | 宇宫庙村位于汶川县漩口镇境内,距县城约65公里,都江堰30公里,国道213线贯穿宇宫庙村一组、四组,交通便利,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 宇宫庙村下辖4个…[详细] |
震源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震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百花村 | ~217 | 镇乡结合区 | 百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双庙村 | ~218 | 村庄 | 双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红福村 | ~219 | 村庄 | 红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公村 | ~220 | 村庄 | 赵公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岷江自北南流,穿天彭阙与寿江交汇,迂回与流灌县(今都江堰市),因交汇处水势回环旋转,古称为漩口。
基本介绍:
汶川县辖镇。原属灌县(现都江堰市),1957年划归 ? 汶川县,1958年成立漩口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60公里。面积39.9平方公里,人口1.5万。国道213线过境,漩(口)三(江)公路起点。辖漩口、集中、赵家坪、红福山、斯力坪、安子坪、群益、核桃平、赵尔坝、石鸭子、水田坪11个村委会和漩口镇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油菜子。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境内有州属林业机械厂、水泥厂等。古迹有回澜塔,为九级密檐式砖塔。
荣誉排行:
2015年4月,被命名为2014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
古时候,属灌县(现都江堰市)。
1957年,划归汶川县。
1958年,改为漩口公社。
1984年,公社改漩口乡,后乡改漩口镇。
2006年8月29日,百花乡并入漩口镇。
区划: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漩口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