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阿拉伯村 | 隶属:巴底镇 |
区划代码:513323101215 | 代码前6位:5133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川V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63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人口数量:约336人 |
地名由来:
根据地理方位命名。藏语,意为“那边”,故名。
基本介绍:
阿拉伯村地处巴底镇西北部,与镇政府距离为6公里,车程大约15分钟,距离县城35公里,车程大约50分钟。平均海拔2560米,全村共有6个自然组。全村86户336人,全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59人。五保户12人,低保29人。党员26名,党员示范项目1个(泽郎他:种植重楼2亩)。全村退耕还林805.74亩,耕地面积292.82亩,公益林面积14860亩,草原面积24974亩。家家户户收入以种植核桃、花椒和部分林果树以及务工。
阿拉伯村与培尔村、柏松塘村、二基坪村、齐鲁村、木兰村、崃依村、沈足一村、沈足二村、牧业村、邛山村、木纳山村、木尔约村、沈洛村、色足村相邻。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四川省爱卫办确定阿拉伯村为2022年四川省卫生村(社区)。
历史沿革:
1984年成立阿拉伯村村民委员会,2012年为巴底镇阿拉伯村。
周边相关:
阿拉伯村附近有甲居藏寨、丹巴藏寨、丹巴、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汉代石棺葬墓群、丹巴美人谷、丹巴古碉群等旅游景点,有丹巴香猪腿、丹巴酿酒葡萄、佛手排骨、大黄、冷锅鱼、高山老腊肉等特产,有丹巴藏戏、丹巴锅庄、丹巴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巴塘弦子舞、玛达咪山歌等民俗文化。
区划: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巴底镇·阿拉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