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波色龙村 | 隶属:墨尔多山镇 |
区划代码:513323105203 | 代码前6位:5133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川V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63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藏语,意为“地处相对陡峭的人户居住地”,故名。
基本介绍:
在人类发展史上,我村有三个部落,但规模很小,在部落中有一个名叫“波色勒”的人,很有智慧、很诚实,深受人们的拥挤,他把三个部落合并成一个,带领大家刀耕火种,不断发展壮大。因此部落的人推举他为“保翁”,也就是英雄。有一条叫“吃高浓”的大沟,也就是现在的磨子沟,经常发生泥石流,在一次发生泥石流时,冲走了三名部落成员。“波色勒”去救援时不幸也被泥石流卷走了。为了治理“吃高浓”的泥石流,“波色勒”变成了一条龙和部落的人一起治理泥石流。当时人们为了纪念英雄,把部落名叫“波色龙”,后来就叫波色龙村。波色龙村距丹巴县城4公里,距墨尔多山镇约4-5公里左右,小金河畔。全村总户数91户,总人口320人,耕地面积4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波色龙村被命名为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2016年12月,波色龙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沿革:
隶属康定明正土司辖区,二十四村罕额依村,解放后被称双胜公社五队,1984年更名为中路乡罕额依村。
2020年05月撤乡并镇后,合并至墨尔多山镇。
周边相关:
波色龙村附近有甲居藏寨、丹巴藏寨、丹巴、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汉代石棺葬墓群、丹巴美人谷、丹巴古碉群等旅游景点,有丹巴香猪腿、丹巴酿酒葡萄、佛手排骨、大黄、冷锅鱼、高山老腊肉等特产,有丹巴藏戏、丹巴锅庄、丹巴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巴塘弦子舞、玛达咪山歌等民俗文化。
区划: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波色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