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折骆村 | 隶属:孔玉乡 |
区划代码:513321218204 | 代码前6位:5133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川V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藏语,意为“地形弯曲”,故名。
基本介绍:
折骆村活动室到乡政府6.7公里,离市委市政府90公里,平均海拔2150,辖区面积,户数是101户,人数是312人,男:166人,女:146人,常住在村户数70户,238人,五保户2户3人、低保户15户,退役军人2人,劳动力210人,残疾户7户7人。边界接壤挖郎村、崩沙村、寸达村,辖区内企业有富康矿业、康马矿业、生源水电,辖区地灾点有3处、山洪点有4处。经济发展:本村共有耕地面积376.92亩,退耕还林面积558.58亩,林改面积9471.96亩,草补面积78897亩,粮食直补372.92亩、牲畜年末存栏1200头、出栏280头,家禽年末存栏300只、出栏200只,享受了草补、林改、耕地地力补贴
荣誉排行:
2019年12月,折骆村入选2019年四川省卫生村(社区)名单。
历史沿革:
解放后,1956年定名折洛村,1958年改为折洛社,1966年更名为立新大队,1975年又改为折洛队,1984年再易名为折洛行政村至1986年建村民委员会,1990年地名补查时,方查清地名的来历含义,同时新增困龙坝自然村。
周边相关:
折骆村附近有木雅圣地景区、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蓝逸情歌牧场旅游景区、鱼通土司官寨、色龙仙居旅游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康定红皮萝卜、康定芫根、甘孜川贝母、康定牦牛肉、“麦秋”的熏牛肉、魔芋烧鸡等特产,有木雅锅庄、民间信俗(康定转山会)、康定溜溜调、巴塘弦子舞、玛达咪山歌等民俗文化。
区划: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孔玉乡·折骆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