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甲乡 | 隶属:蓬安县 |
区划代码:511323215 | 代码前6位:5113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川R |
长途区号:817 | 邮政编码:637800 |
辖区面积:约5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23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丁家坪社区 | ~001 | 乡中心区 | 因此地是平坦且有大量丁姓人家居住于此,故名。…[详细] |
金龙社区 | ~001 | 乡中心区 | 金龙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杉树沟村 | ~201 | 乡中心区 | 此沟内原来有很多杉树,故名。解放前为金龙乡1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金甲乡1村,1958年为战斗公社1管理区,1961年编为金甲公社1大队,19…[详细] |
定顺村 | ~203 | 乡中心区 | 清初,庙墙有“太平山”三字,后庙内和尚求安定顺利,取名为定顺寺,故名。…[详细] |
观音桥村 | ~207 | 村庄 | 该桥旁边以前有一座观音庙,故名。解放前为金龙乡1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金甲乡7村,1958年为战斗公社7管理区,1961年编为金甲公社7大队,…[详细] |
星火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星火:因村上通上了电,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晚上如同点点星火,故名。…[详细] |
焰山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此山上较为干旱,土壤薄,页岩裸露,色似火焰,故名。…[详细] |
果山村 | ~215 | 村庄 | 此地地形平坦且盛产果类,故名。解放前为金龙乡13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金城乡1村,1958年为和平公社12管理区,1961年为金城公社6大队…[详细] |
关鹿山村 | ~218 | 乡中心区 | 此山形状如鹿角,为营山县、蓬安县两县交界处,故名。…[详细] |
白鹤嘴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此地处山口处有白鹤长期栖息的地方,故名。…[详细] |
白石包村 | ~221 | 村庄 | 白石包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包名为名。…[详细] |
黄金桥村 | ~224 | 村庄 | 相传此地以前石板下有黄金,故名。解放前为金龙乡十五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骑龙乡六村,1958年为和平公社九管理区。1961年为骑龙公社九大队,…[详细] |
地名由来:
因乡政府驻地金甲场得名。
基本介绍:
金甲乡地处蓬安县东北部,东与营山县回龙镇相接,南与周口街道办交界,西与金溪镇接壤,北与徐家镇为邻。总面积55.8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及2个农村社区,74个村(居)民小组。
【环境、资源与人口】金甲地处蓬安县东北部,地势北高南低,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冬暖夏热,四季分明。截至目前,实有耕地39000余亩,户籍人口24000余人。
【党建工作】金甲乡现有党员806人,共有13个党支部。金甲乡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抓好党建工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利用党委中心组、乡村干部大会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
历史沿革:
周朝时,属巴国地。
秦朝时,属巴郡阆中县。
汉初,属安汉县。
南朝梁时,属相如县。
明朝建立后,相继属蓬州、蓬安县。
民国二年(1913年),设金甲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红军建立金甲乡苏维埃。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金甲乡与骑龙乡合并为金龙乡。
1950年3月,金龙乡改为金甲乡。
1958年10月,金甲乡改为战斗公社。
1961年,战斗公社更名金甲公社。
1967年10月,金甲公社更名战斗公社。
区划: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金甲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