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木达村 | 隶属:南木达镇 |
区划代码:513230101203 | 代码前6位:513230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川U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43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辖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 |
海拔:3396米 |
地名由来:
因在南木达村老寨子旁有一处沼泽地,距今大约有500年的历史,藏语意为意为沼泽地,故名。
基本介绍:
南木达村距离县政府28公里,属于半农半牧地区。地处壤塘县北部,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与本乡的直属、康旭村毗邻,背面与本县茸木达乡相邻,平均海拔3396米。全村辖南木达、耿巴两个自然寨,属藏族人口聚居村落,现有村民248户、1020人,其中:五保户6人、农村低保474人、城镇低保15人、大骨节病患者208人(Ⅲ度41人、Ⅱ度61人、Ⅰ度105人)。幅员面积9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548.4亩、草场面积9.04万亩、实施退耕还林(草)面积1198.4亩,牲畜存栏7300余头(匹、只)。该村属半农半牧区,牧业以饲养牛、马为主,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共有党员22人(预备党员2名),其中:女党员4人,占党员
历史沿革:
1966年成立南木达人民公社,同年成立南木达人民公社南木达大队,1984年撤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故称南木达乡南木达村。
2020年乡镇行政区划调和村级建制整改革,撤销三郎村、南木达合并为南木达村。
周边相关:
南木达村附近有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曾克寺、棒托石刻公园、海子山风景区、香拉东吉圣山风景区、日斯满巴碉房等旅游景点,有壤塘青稞、佘江荔枝、阿坝安多面片、昂科牦牛、太极酥、菠汁蒸饺等特产,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卡斯达温舞、舞、南坪曲子、藏棋等民俗文化。
区划: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南木达镇·南木达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