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茸木达村 | 隶属:茸木达乡 |
区划代码:513230206200 | 代码前6位:513230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川U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4300 |
城乡分类:乡中心区 | 分类代码:210 |
人口数量:约285人 |
地名由来:
茸木达村后山山顶有座碉堡。“茸木达”系藏语,译意为“堡垒沟口”,因处于碉堡群沟口而得名,解放前茸木达乡村有一个叫果洛部落,该部落来自于青海省莲宝叶则,而莲宝叶则和茸木达村神山是两弟兄。茸木达村成立以后,村委会以茸木达村命名。
基本介绍:
茸木达村位于茸木达乡东南部,地处乡政府驻地,距县43公里,有1个村民小组共3个村寨,共85户,285人。草场面积35625亩,林地面积280亩,耕地382亩,该村地处大骨节病核心区,不同程度患者110人,其中III度8人。全村现有五保户3户、低保122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人,医疗保险参保率99%。村建有村活动室一幢,村干部8名配备齐,配备1名生产组长,现有正式党员19名。
我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121人,其中残疾人1人,单亲家庭6户27人。
茸木达村与德萨村、巴尔伊村、啄昆村相邻。
荣誉排行:
2016年12月,茸木达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文化旅游:
棒托寺坐落在阿坝州壤塘县茸木达乡则曲河畔,距县城32公里。棒托寺藏语意为“草坝上的寺庙”,顾名思义寺庙周围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古刹经幡猎猎,香客络绎不绝。寺庙背靠瞻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大渡河支
历史沿革:
1966年成立茸木达人民公社,同年成立茸木达人民公社茸木达大队,1984年撤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故称茸木达乡茸木达村。
周边相关:
茸木达村附近有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曾克寺、棒托石刻公园、海子山风景区、香拉东吉圣山风景区、日斯满巴碉房等旅游景点,有壤塘青稞、佘江荔枝、阿坝安多面片、昂科牦牛、太极酥、菠汁蒸饺等特产,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卡斯达温舞、舞、南坪曲子、藏棋等民俗文化。
区划: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茸木达乡·茸木达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