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香巴拉镇 | 隶属:乡城县 |
区划代码:513336100 | 代码前6位:513336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V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7850 |
辖区面积:约232.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5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幸福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桑披居民委员会正式成立于2014年1月6日,辖区范围为东至香奶奶仲村,西至香巴拉南路,南至三叉路,北至看守所(县中队),地处乡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详细] |
香巴拉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香巴拉社区居民委员会正式成立于2014年1月6日,辖区范围为东至香巴拉南路,西至岗打村,南至登仲村,北至金珠路,地处乡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段,管…[详细] |
巴姆山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巴姆社区居民委员会正式成立于2014年1月6日,辖区范围为东至香巴拉北路,西至地震台,南至金珠路,北至桑披寺,地处乡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段,管辖…[详细] |
鱼洼仲村 | ~201 | 村庄 | 渔洼仲村距香巴拉镇政府6公里,距县城6公里,海拔3100米,耕地面积316.44亩,退耕还林面积456.1亩,属一年二熟地区。全村辖同刀、空色、娘翁3…[详细] |
色尔宫村 | ~204 | 村庄 | 香巴拉镇色尔宫村地处县城东郊,距县城1.5公里,属城乡结合部,地势平坦,东与尼斯乡隔河相望,西邻冷龙村,北靠东宫村,南接阿央仲村,海拔2700米,年平…[详细] |
热郎宫村 | ~205 | 村庄 | 热郎宫村位于乡城县城西北方向,距离香巴拉镇政府17公里,是香巴拉镇唯一的半农半牧区。海拔3000米以上,该村辖呷顶、巨美拥、尼色拥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详细] |
冷龙村 | ~206 | 村庄 | 冷龙村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10公里,该村各村组分布在马鞍山下峡谷地带,本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63户,432人,其中男性人口有219人,女性人口有220…[详细] |
东宫村 | ~207 | 村庄 | 东宫村位于县城西北方,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海拔2700-3760米,年平均气温10℃,境内地北高,东南低,东与尼斯乡隔河相望、西与冷龙村接壤、北与色尔…[详细] |
登仲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信沟村是甘孜州乡城县的一个贫困小山村,位于县城东南方向3公里处,是香巴拉镇最小的一个村。全村一村一组,共16户98人,具有“离县城近、人口少、规模小、…[详细] |
阿亚仲村 | ~211 | 镇乡结合区 | 阿央仲村位于县城东方,属城乡结合部,海拔2700---3760米,耕地面积271.7亩,退耕还林面积173.7亩,年平均气温10度,全村一村一组, 5…[详细] |
马色村 | ~212 | 镇中心区 | 藏语,意为“迎接太阳的地方”。自建成得名后沿用至今。2019年之前由原尼斯镇管辖,2019年尼斯镇和香巴拉镇合并,取名为香巴拉镇,该村归香巴拉镇管辖。…[详细] |
沙孜村 | ~213 | 村庄 | 藏语,意为“平坝最前端”。2007年村级建制调整时,单设沙孜村民委员会。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中将原孜母古村民委员会撤销,并入沙孜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则鲁村 | ~214 | 村庄 | 则鲁村位于乡城县东北部,距离香巴拉镇500米,距县城约6公里,与县城隔河相望,地势平坦,土地宽广肥沃,水资源丰富,日照充足,交通便利,主产玉米、小麦、…[详细] |
岗色村 | ~215 | 村庄 | 岗色村距县城约5公里,与县城隔河相望,地势平坦,土地宽广肥沃,水资源丰富,日照充足,交通便利,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等农作物。全村共65户,412人,下…[详细] |
边边哨村 | ~216 | 村庄 | 边边哨村位于乡城县东南部,距县城5公里,全村65户481人,辖4个村民小组(培学组、热学组、崩色组、巴尔组),边边哨村行政区域面积为1907公顷,农牧…[详细] |
地名由来:
“香巴拉”为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因地处“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核心地带故名。旧名桑披镇。
基本介绍:
香巴拉镇地处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区的腹心区域,地处高山地带,平均海拔高度2800米,217省道、桑然路从辖区内穿境而过,距亚丁机场116公里,距稻城亚丁景区236公里,距云南香格里拉213公里,香巴拉镇人民政府位于马色村1组25号,距县城3公里,是乡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香巴拉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处高原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472毫米,无霜期163天,海拔2700-3760米,西与白依乡比邻,北与水洼乡相邻,南与青德镇接壤。香巴拉镇辖杠色村、沙孜村、马色村、则鲁村、边边哨村、渔洼仲村、登仲村、阿央仲村、色尔宫村、冷龙村、热郎宫村、东宫村12个村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香巴拉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1936年5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从中甸出发,向定乡(乡城)挺进,同月十四日抵达定乡(乡城)县城。红军到达县城时,乡城桑披寺派人迎接红军,并动员四乡百姓卖给红军大批粮食,柴草,红军给送粮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香巴拉镇境域属墨学卡之一部。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属中乡城保正。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中区。
1951年,属二区。
1957年,属墨学区。
1989年,设桑披镇。
2005年,更名香巴拉镇。
2019年12月23日,撤销尼斯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香巴拉镇管辖。
松茸别名松菇,为口蘑科食用真菌。松茸营养丰富,含粗蛋白17%,粗脂肪5.8%,粗纤维8.6%,可溶性无氮化合物61.5%,钾、铁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实为野生蘑菇之王。乡城松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区划: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