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榆树沟镇 | 隶属:昌吉市 |
区划代码:652301102 | 代码前6位:652301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新B |
长途区号:0994 | 邮政编码:831100 |
辖区面积:约426.2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757人 |
人口密度:约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金榆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因所处位置在榆树沟而得名。2013年设立金榆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
前进村 | ~200 | 村庄 | “前进”意为向前发展、进步,故名。1963年成立前进大队;1984年更名为大三畦村;2003年小村并大村后原改为前进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曙光村 | ~201 | 村庄 | “曙光”意为黎明的曙光,比喻美好的前景,故名。…[详细] |
四畦村 | ~202 | 村庄 | 因四畦渠而得名。1963年成立前进大队;1984年更名为四畦村;2003年小村并大村后改为四畦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榆树沟村 | ~203 | 镇中心区 | 因清末上游浇灌农田的余水流到该地冲刷成沟,群众称“余水沟”,后转音“榆树沟”而得名。…[详细] |
牧业村 | ~204 | 村庄 | 因牧业为主要产业而得名。1958年,建立牧业高级社,划归榆树沟人民公社,起名十二大队;1973年分为两个核算单位,更名牧业大队;2003年更名为牧业村…[详细] |
勇进村 | ~205 | 村庄 | “勇进”意为勇敢前进的革命精神,故名。1967年成立勇进大队;2003年,小村并大村后更名为勇进村,沿用至今。…[详细] |
农场生活区 | ~500 | 村庄 | 农场生活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以植物命名。辖区有沟,沟内多榆树,故名。根据清末《新疆图志.沟渠志》记载,有榆树沟渠,后来形成“榆树沟村”。
基本介绍:
榆树沟镇位于昌吉市以西13公里处,西连呼图壁县,南临六师军户农场,北与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接壤,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一个农、工、牧相结合的乡镇。镇域总面积426.24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4151户13498人,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比70%。辖区与昌吉国家高新区互嵌式发展,有6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有耕地17.3万亩,人均耕地10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番茄、玉米等经济作物。榆树沟镇立足资源禀赋,把发展种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和重要任务,依托“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和自治区“四个百万亩”制种基地建设目标,推进现代种业优势基地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榆树沟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1年12月,榆树沟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历史沿革:
1950年属二区。
解放后,为二区四畦乡东三畦村。
1956年撤区并乡为榆树沟乡,1958年9月29日成立“红星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8日,由原来的榆树沟乡和河州工乡联合组成人民公社,1963年,这个公社分为“榆树沟人民公社”和“二六工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1967年,改为“东方红人民公社”。
1973年又恢复榆树沟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17日,成立榆树沟乡。
1994年撤乡建镇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