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谢池社区 | 隶属:五马街道 |
区划代码:330302006111 | 代码前6位:330302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社区 | 车牌代码:浙C |
长途区号:577 | 邮政编码:325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地名由来:
社区因辖地谢池巷得名。
基本介绍:
谢池社区居民委员会在2012年1月建立,由于区域调整,以原来的谢池巷社区、公园路社区、铁井栏社区合并为现在的谢池社区。经调整后现有总户数4410户,总人口11830人,其中常住户4144户,人口8857人,流动人口4118人,育龄妇女2922人,60岁以上的老人3180人,企退人员3248人,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苗族等37人,设有39个居民小组,出租房882间,困难家庭14户,低保户75户,困难家庭14户、低收入家庭7户,残疾人185人,-人员150人,矫正对象11人,归正对象数16人,信访积案数4人,商家数795家,企业104家,志愿者数580人,社会组织数24个,-对象数330人,楼幢数
文化旅游:
1927年2月,北伐军进抵浙江后,温州各界人民为纪念民主革命伟人、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发起在华盖山、积谷山之间建造中山公园,于1930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5.46万平方米。1932年
193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领导人刘英随同中共东南分局负责人曾山在金华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就巩固和扩大国共两党合作以及共同抗日事项进行会谈,提出在温州、平阳、丽水等处设立新四军办事机
谢池巷池上楼位于鹿城区谢池巷,系纪念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而建。谢灵运(385-433),东晋明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才思俊逸,开我国山水诗之先河,永初三年(422),任永嘉太守,携眷来郡,建
新四军驻温采购办事处旧址位于鹿城区县前头135号,旧址为七间三层传木混合洋式楼房。坐北朝南。北面临街,一层各间开门,二、三层各间开窗,带西式装饰立面。西山墙上有“瓯海医院”四字。楼梯由南部上
积谷山位于中山公园南端,以形圆如同高廪得名。相传东汉末年刘根隐此得道,乘赤霞仙去,故又名飞霞山。西麓周围有飞霞洞、留云寺、谢客岩、升岩和春草池诸胜。清郑炜《积谷山赋》云:积谷翠兮城东,缅形势
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谢池巷全部居民组成谢池巷居民区,时属五马街道;2001年11月,谢池巷居民区与飞霞桥居民区、人民东路部分居民区合并设立谢池巷社区;2012年3月31日,谢池巷社区与铁井栏、公园路社区合并设立谢池社区。
原铁井栏社区于2001年11月由原铁井栏、县前头、公园路、环城东路、高盈部分居民区合并设立。
以辖地铁井栏(巷)得名。
原公园路社区于2001年11月由原公园路、府学路巷、九柏园头、谢池
周边相关:
谢池社区附近有江心屿、松台山景区、景山动物园、南塘文化旅游区、曹湾山遗址、田塘头革命纪念园等旅游景点,有黄扬木雕、温州石雕、瓯塑、瓯绣、五彩馄饨、雁茗茶等特产,有温州绸塑、竹丝镶嵌、温州划龙舟、温州发绣、晋南木版年画等民俗文化。
区划: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谢池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