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2月,北伐军进抵浙江后,温州各界人民为纪念民主革命伟人、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发起在华盖山、积谷山之间建造中山公园,于1930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5.46万平方米。1932年11月,中山纪念堂落成。自建成以来,中山纪念堂曾多次开辟展览。1952年改为中苏友谊馆,“文革时期”改为温州市少年活动室。因年久失修,损失严重,1987年6月在原台基上重新修建,仿原来形式,古式简瓦,双层屋檐,周体回廊,楼房典雅,气势壮观。为丰富展厅内容,曾派员专程到广东、中山、广州、南京等地孙中山纪念馆、堂、故居采集图文、图纸等中山先生一生事迹资料,陈列在纪念堂展厅内。在一楼展厅内,中厅为孙中山先生半身汉白玉雕像,西、北、东三面墙壁的镜框中,陈
193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领导人刘英随同中共东南分局负责人曾山在金华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就巩固和扩大国共两党合作以及共同抗日事项进行会谈,提出在温州、平阳、丽水等处设立新四军办事机构,并达成协议。同月,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驻温办事处改为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主任周饮冰。通讯处建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方针,推动温州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二是输送抗战兵员,曾先后接转党的干部和进步青年三批1300多人,经温州赴皖南参加新四军;三是掩护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开展工作,后成为浙江省委的主要交通联络站;四是以公开合法身份与国民党温州驻军和政府打交道,处理有关事项。同年9月,国民党温台-司令部下令取缔了永嘉战时青年服
谢池巷池上楼位于鹿城区谢池巷,系纪念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而建。谢灵运(385-433),东晋明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才思俊逸,开我国山水诗之先河,永初三年(422),任永嘉太守,携眷来郡,建有“池上楼”。明万历《温州府志》卷18有关谢氏古迹有池上楼、谢公楼(在拱辰门上,谢灵运游适之地),读书堂(在旧郡治,谢灵运读书处),梦草堂(晋府之西堂,谢灵运梦惠连之处)等。谢池巷池上楼原在“丰暇堂北(今东公廨)”,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佳句而得名。后毁。今积谷山下池上池为刘宋时“谢村”,亦为谢氏寓居处,后人曾于此建楼纪念。清道光初,邑人张瑞博自湘归,购得此址,增筑“春草轩”,“怀谢亭”,“鹤舫”等,并取名“如园”。今楼为清代民居式木构建筑
新四军驻温采购办事处旧址位于鹿城区县前头135号,旧址为七间三层传木混合洋式楼房。坐北朝南。北面临街,一层各间开门,二、三层各间开窗,带西式装饰立面。西山墙上有“瓯海医院”四字。楼梯由南部上。屋面铺小青瓦,硬山顶。1938年秋,新四军兵站在此设立驻温采购办事处,负责人为杨建新。同时,上海地下党亦以“上海红十字会”名义在此设立办事处,以配合该处开展工作。历时二年,向华中抗日根据地输送大批地下党员、进步青年、爱国人士及军用紧缺物资,为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旧址为七间三层洋式楼房,保存完整。1985年被列为温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38年公布时间:1985年8月21日类别:近现代重
积谷山位于中山公园南端,以形圆如同高廪得名。相传东汉末年刘根隐此得道,乘赤霞仙去,故又名飞霞山。西麓周围有飞霞洞、留云寺、谢客岩、升岩和春草池诸胜。清郑炜《积谷山赋》云:积谷翠兮城东,缅形势兮蔚葱。”,”草长池边,退思谢客;霞飞洞口,遥忆刘仙。”历代胜流摩崖题刻多达50多处,现存较完整的,飞霞洞左右壁有宋边调(知州)、马寻、郑赓、任逵、吴君平(永嘉知县)、赵汝遂(知州)等题名,曹观、刘述(知州)、谢泌等题侍,春草池东南山崖峭壁有明王“诤云根”、近人郑岳(1902-1975)“气如虹”等题字,共13处,其余惜已漫漶、毁坏,无可踪迹。该摩崖题刻是温州市区内容最丰富,年代跨度最久的摩崖题刻,对于研究温州历史有较高的价值。1992年列为温州
塑像位于温州鹿城区华盖山南侧入口,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第一座公共雕塑。华盖山“工农兵”雕像是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下,工农兵联合的象征。1952年曾建过木雕“工农兵”塑像作品,但因日久天长、风吹日晒而损坏。到1954年,由我市著名建筑师虞书堂和台州玉环民间堆塑艺人郭世桢合作,历经一年多时间建成“工农兵”塑像。当时设计的系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地面到塑像高度7.40米,其中台座4.20米,宽2.60米,方形耸立,用石英镶面装饰。“工农兵”塑像体现了浓郁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风格,留给后人以历史回味,为温州市区最为悠久的雕塑之一。年代:1956年公布时间:2010年6月11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以塑像基座向外延伸3
谢池登云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府学巷东端,原为登临积谷山留云亭的必经之路,故名登云桥。东西走向,为五跨桥墩式梁桥。桥墩用条石及块石分层顺丁垒砌,桥面每跨铺八根花岗岩石板,中跨桥板南侧面阴刻“万历辛亥岁乡望□□□重建”十二字。桥两侧用青石栏杆,方形俯莲式望柱,望柱间用长条栏杆,中间支以蜀柱。谢池登云桥是温州旧城内保留为数不多的古桥,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10年6月11日类别:古建筑保护范围:南、北以桥中心线向外平行桥梁延伸3米为界,东、西各以桥中线向外延伸20米为界。建筑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向外延伸60米为界。
铁栏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宋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铁栏井7号。井栏呈圆形,内壁铁铸,下圈铸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上圈铸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清咸丰元年(1851年)于井栏-以青石,口沿用扇形青石板平铺成环状,口径1.69米。井腹似瓮,用青石垒砌,深约5.6米,井水清冽,常年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