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桑堆社区 | 隶属:桑堆镇 |
区划代码:513337102001 | 代码前6位:513337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社区 | 车牌代码:川V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775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地名由来:
藏语,意为“三沟聚集”。
基本介绍:
桑堆村位于稻城县桑堆镇北部国道216和国道217交汇处,桑堆系藏语音译,意为“三沟聚集”因地处三沟(磨房沟、无名山沟、桑堆河沟)汇集的坝上而得名,解放前属稻坝保正甲古群珍地。村域东接金珠镇、南依噶通镇和所冲村、西以无名山脊与乡城县交接,北以海子山尼增曲与理塘县格木乡接壤,村域内群山起伏、重峦叠嶂、山脊河谷相间,地势上总体为北高南低,背面的海子山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桑堆河纵贯村域,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形成了“傍山而建,逐水而扩”的村落格局,为桑堆镇镇政府驻地,海拔3943米,距离县城28公里,是稻城县北大门。桑堆村建制村调整后由原来的四个行政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辖五个村民小组,
历史沿革:
建国前,属稻坝保政府甲古群珍地;1958年民主改革,置桑堆乡,隶属桑堆乡;1975年改建公社,隶属公社;1984年更名为桑堆乡,隶属桑堆乡至今。
2020年通过村级建制调整后,桑堆一村、桑堆二村,桑堆三村、桑堆四村合并为桑堆村。
周边相关:
桑堆社区附近有稻城亚丁景区、亚丁红草地景区、雄登寺、三神山、亚丁自然保护区、冲古寺等旅游景点,有稻城藏香猪、高原无鳞雪鱼、马鹿茸、稻城冬虫夏草、得荣树椒等特产,有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巴塘弦子舞、玛达咪山歌、丹巴藏戏、德格藏文书法等民俗文化。
区划: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桑堆镇·桑堆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