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堆村位于稻城县桑堆镇北部国道216和国道217交汇处,桑堆系藏语音译,意为“三沟聚集”因地处三沟(磨房沟、无名山沟、桑堆河沟)汇集的坝上而得名,解放前属稻坝保正甲古群珍地。村域东接金珠镇、南依噶通镇和所冲村、西以无名山脊与乡城县交接,北以海子山尼增曲与理塘县格木乡接壤,村域内群山起伏、重峦叠嶂、山脊河谷相间,地势上总体为北高南低,背面的海子山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桑堆河纵贯村域,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形成了“傍山而建,逐水而扩”的村落格局,为桑堆镇镇政府驻地,海拔3943米,距离县城28公里,是稻城县北大门。
桑堆村建制村调整后由原来的四个行政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辖五个村民小组,2020年全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0元,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855.3亩,主产黑青稞、土豆、元根次之;草地面积2074856亩,牧业主要有牦牛、黄牛和马等,现有牦牛存栏数为8000头;森林面积196248亩,主要盛产虫草、贝母、知母、黄芪等名贵野生药材;全村农户人口276户1309人(其中桑堆一组65户302人、桑堆二组47户210人、桑堆三组59户266人、桑堆四组56户267、桑堆五组49户264人),已脱贫贫困户95户402人,全村党员共计72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4人、特困供养人员15人、残疾人员63人(其中已脱贫人口中残疾26人)。
村辖内有噶举派(白教)寺庙奔波寺,现有僧侣108名,“奔波”藏语意为“草坝里面”,始建于南宋淳熙五年(公园1178年)由第一世大宝法王都松钦巴创建,寺内供有都松钦巴自塑像一尊,寺庙后山大悬崖上有天然显现的文字,记载了前五世嘎玛巴成就的功德,寺庙周围的森林、草地、溪水美的恍若仙境。2019年开始成立桑堆村西措黑青稞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科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连片规模种植优质黑青稞,合作社现有播种机、收割机等价值约94万元的大型农业机械,通过两年累计实现累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约6万元。
村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自然风光景点,如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址海子山、野生动物栖息磨房沟、藏式古老土司故居、世界上海拔最高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神秘精妙绝伦鹿图腾岩画。